作者 Author:廖文辉 Lew Bon Hoi
日落洞为槟城一个国会行政区,区内有两条主要道路,其一为日落洞路,是区内最长公路,为主干公路。另一为霹雳律(Perak Lane,俗称霹雳冷),此路的中段为当地俗称的“大路后”,在其两旁许多华人散居分布于此,是日落洞区主要的华人区。
最早建校的是同善小学,建校于1897年,也是日落洞唯一一所出现在19世纪的华文小学。最初仅是设于甘光内(Lorong Carnavon)的两座简陋私塾,充作同善学堂校舍,后期改名为同善平民义学,豁免学杂费,让贫困的华裔子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久,再改名为同善学校兼办女子夜校,夜校提供社会人士和家庭主妇学习的机会,让已超过适学年龄的成年人有机会读书识字。1953年,学生人数增加,因此在柑仔园路筹建新校舍。1955年,将两校学生集中在新校舍教学,以方便管教。1960年代是同善小学的巅峰时期,学生人数千余人。此后,因为其他华文小学的竞争,学生人数就逐年减少。建校最迟的一间是明德分校,创设于1957年。此校原为1945年创办于乔治市六马路明德小学之分校,由于学生人数剧增,原有校舍不足容纳学童,因此在1955年倡议置地建校,1958年正式开课,1959年新校舍落成。
另外的八所小学,都分别创建于1918年至1939年。在短短的20年间,如此多的华小如雨后春笋般创立,可谓惊人,这也足见华人重视教育的心态。这八所学校,有一所是教会所办,它是修道院华文小学;一所是闽南宗族所办,它是卿田小学;两所是是帮群的产物,那是韩江和三山华小。另外的四所,则是由当地热心人士所办,它们是慕义总校、慕义分校、日落洞华文小学和培新学校。如果依据创办时间,慕义总校和分校(1918)最早,顺序则是韩江小学(1919)、三山小学(1927)、日落洞华小(1928)、培新学校(1935)、修道院华小(1935)、卿田小学(1939)。
修道院华小。1852年,婴孩耶稣修会前来马来亚办教育,在修女群中,华裔的修女为数不少,并且多数接受英文教育,但是她们的思想,仍有华人的道德观念。星马婴孩耶稣修会在达诗秀(REV. MOTHER TARCISIUS)担任总院长时,认为兴办教育不应限于英文,应遁地方与社会的需要而设,在与修女共同探讨后,咸认为应创办一间华校来教育华人子弟,在获得院方同意后,在1935年1月14日,即暂借柑仔园路之住宅作为校舍,取名为“槟城修道院华校”。学校初创期间为男女合校,只有幼稚园与初级小学,学生人数仅有十余人。六个月后,学生人数增至75名,分为三班授课。1938年,校方购下柑仔园路421号的房宅。不久,又在旧楼两旁扩建14间教室,以容纳更多学生。1940年,增办师范班,然在日据时期,校务停顿。战后复校,但已经是一间女校了。
1939年,尤氏族人为百年树人,造育英才,在祠堂创办卿田学校,惟不足三年光景,因日本南侵而停办,直到1950年才由尤匍匐、尤渊源、尤传俊及尤传教等人召集族人大会,进行筹款,才于1951年5月19日复校,当时有学生二百多名。进入1980年代,学生人数日趋减少,为了扭转劣势,学校鼓励有子女在卿田幼儿园就读的家长,将子女送进学校就读,董事会将承担该生第一学期之杂费及课本费,并可享有过去两年幼儿园所缴交学费中每个月的三令吉回扣,此举成功把学校学生人数稳定在四百名左右。公元两千年后大路后一带发展迅速,新的住宅林立,生源剧增,校舍不敷应用。2006年,在各方努力下,新校舍落成,进行迁校。2016年,卿田学校在籍学生共有583名。
韩江华小由槟榔屿潮州会馆发起创立,原附设于乔治市珠烈街韩江家庙内,林连登为第一任董事长。1922年,购置与韩江家庙为邻之校地,建筑校舍一座,是为创校之校址。1934年,旅暹潮侨子弟相继来槟就学,学生人数增至近六百名,校务日见蓬勃。1940年,林连登为实现建校目标,将已购置之阿依淡连理园,割出12英亩,作为小学新校地,并通过由扩建韩小进而筹办韩江中学。1950年,林连登在此捐献31英亩校地,作为韩江中小学建校之基地。韩江中学校舍于12月中完成教室廿间,韩小初小十二班仍在韩江家庙原校上课,高小部迁入连登律韩中为附小。
三山小学是1927年,槟州福州会馆新会所落成而建立后。事实上,在此之前,福州会馆同仁有感于福州子弟受教育之需要,最早在附设于期里峇里律之闽南别墅的福州会馆授课,先后有私塾与夜学之设,后来租?南华医院街民宅充作校舍。校名是因福州市区内有三座充满历史及神话掌故的名山——屏山、于山及乌石山,故此福州也别名“三山”。以此命名,目的在鼓励福州贤达发扬邹鲁之风,为国作育英才。三山小学初成立时,校址位于调和路,校舍十分简陋,仅为两楼房,人数仅有两百余人,只办初小四个年级。此校由福州人创办,故此有一惯例,董事主席必得有福州人担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校务停办,校舍被乐香园租为旅社之用。光复后,无法收回校地。当时首任董事长李学良,名誉主席杨鸿斌、林国香、林仲铭、马朝钦五位先生各出五千令吉,将校产购下,接着聘请律师与乐香园诉讼,直至1947年,才成功取回校舍。由于校址适中,交通方便,人数逐年增加,校舍不敷用,在1953年成立建校委员会,负责建校事宜。1963年新校舍终于在大英义学路矗立。
日落洞华文小学前身原名“培南学校”,乃陈观云夫妇于1928年间注册创立,1941年日寇南侵,暂停办学。1945年光复后,陈观云校长准备复办培南学校,然张振顺坚持在楼上开办“国民学校”,而数十步之处,又有“培新学校”。在咫尺距离的弹丸之地,却同时挤着三所小学,适逢和平初期,百业待兴,在此贫瘠地区,居民多为菜农,并以畜牧为副业,住宅概为简陋之亚答屋,难以募款,各校连最简单之桌椅、家具和仪器都无钱采购,加上“培南”及“国民”二校存有芥蒂,难以合作。后“天一饼干厂”东主李嘉禾处理调停下,1945年11月29日,三校同意合并改名为“华侨”,华侨本校为正校,培新为分校,国民学校停办,同时由李嘉禾出任董事会主席,全校分上下午班上课,学生六百余名。但好景不常,华侨学校只维持年余,1946年7月,因经费困难,裁撤分校,培新学校与华侨学校脱离关系,自行发展。
培新学校由林兰谷、蔡碧英贤伉俪,因感日落洞区失学儿童众多,求学无门,在1935年创办,暂借日落洞中华基督会布道所作为校舍,由林兰谷亲主校政。次年, 学生激增,董事长会议决租用日落洞警局斜对面531号住宅为校舍。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军南侵马来西亚,学校被迫停办。1946年和平后,学校在原址复办。1953年,募款购买现今校址,并于1958年筹建一排7间砖瓦教室。
目前这十所华小,属于A型(大型)的学校是三山、韩江、日落洞和修道院四所,属于B型(中型)的是卿田、慕义总校、培新和明德四所,同善和慕义分校则属于小型小学。
日落洞区的华文教育特别发达的地区,除了上述的华小,另外还有独立中学、国民型中学和华文大专院校。日落洞共有8间中学,其中5间为国民型中学,它们是协和国民型中学、修道院女子国民型中学、美以美男校、珍珠女子国民中学、大英义学。两间为国民中学,即青草巷修道院国民中学、日落洞国民中学。一间为独立中学,即韩江独立中学。此外,还有一间华文学院,是为韩江学院。他的成立是在韩江中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前身是创立于1978年,专为中学毕业生提供升学管道的新闻专修班。曾于1988年停办,1998年又复办,定名为“韩江新闻传播学院”,并于1999年成功获得创办“韩江学院”的准证,成为马来西亚第三间民办的华文高等院校。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