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阅览
737
0

保阁亚三新村
Kampung Pokok Assam
霹雳州太平市
Taiping, Perak

  • 简介

    作者 Author:苏紫卿 Sau Zhi Ching

    保阁亚三新村是位于马来西亚霹雳拉律峇登司南马县(Larut Matang dan Selama)都拜区的一个华人新村,也是继太平后廊新村后的第二大的华人新村,总占地达200英亩。也是最靠近太平市中心的华人新村,从新村出发行驶至市中心只需大约5分钟的车程。

    保阁亚三新村范围

    根据土地局最新释出的2021年该县的人口数据统计,总人口有326,476名居民。其中都拜区则有35,408名居民,其中包括巫裔共有12,423名;土著则是96名;华裔共有18,511名;印裔有3,970名;其他种族则占65名以及非大马公民人士共占343名。根据统计可见,都拜区华裔居民人数率最高,保阁亚三新村的人口数量同样是华裔的数量最多。前任新村发展官何宗枝先生透露总人数大约一万,拥有1200户家庭,华裔就占据了新村的80%人口。其中华裔的籍贯为福建最多,其次是广东,海南与客家则比较少,潮州籍则是靠近渔村较多。巫裔人数则占有10%,其主要分布在Kampung Aman和 Kampung Potong Pinang。前任新村发展官何宗枝先生也透露小部分的马来群体居住在新村内清真寺的附近。印裔和锡克裔则居住在Lorong 7和Jalan Gurdit Singh为多。

    保阁亚三新村是属于传统新村,即在紧急状态时所建立的新村,其成立于1951年,至今已有七十一年的历史。早期的保阁亚三是一片沼泽地带,周围有许多别名为罗望子的酸果树(Pokok Assam),因此得名Pokok Assam。保阁亚三新村也有不少的写法,笔者在新加坡图书馆数位典藏搜寻关于“保阁亚三”的相关报章发现了有“博古阿三”、“波谷阿三”、“保各亚三”和“布各亚三”的写法。不过保阁亚三这个名称在成立初期时其实不为人所知,他们都称其为“难民营”或是“日铁”。老一辈认为当时的生活就如避难一般,而生活在这个村子里的村民和难民一样没有区别,因此称其为“难民营”。“日铁”这个别名的使用率更高,但是现今年轻一辈的当地人几乎都不知道此别名的存在。在日据时期的1942年时日军来到保阁亚三建设了一座炼铁厂,民间称为“日本铁厂”,简称“日铁”。根据市民梁瑞河先生的口述,当时日军从登嘉楼州龙运(Kuala Dungun)运送铁砂到此厂进行提炼,炼成铁条后就运回日本铸造军火与武器等物资,以支援蝗军在太平洋及中国大陆的广泛战线。

    当年年幼的梁先生曾看见铁厂外贴着写着“探朋访友,止步扬声”的中文佈告,意思是非员工者无法进入工厂,如果想要找朋友就只能站在工厂外大声叫喊朋友的名字,等待朋友出来。可见日本军队对于普通民众的防备心极高,以免工厂内的秘密被看见。当时的火柴盒上的招牌纸被特别注明着两行文字,即“米军必败,日本必胜”。米军指的是美国,表达了日本必将打败美国的决心,日本的政治口号已经侵入了人民的生活中,只是最终日本还是战败了。在何宗枝先生的指引下,笔者找到了日铁的具体位置是在Jalan Eliathamby的街口。目前,炼铁厂只剩下一点残存的建筑废墟,而周围已被新村房屋替代了。

    1953年7月16日,太平拉律峇登县下的第一个地方自治议会在保阁亚三新村成立。县长胡履德称此举为马来亚联合邦自治的先兆,此兆应该从乡村实现,接着到埠镇、都市,才到国家。这场投票经历了一个月的策划并在正式投票两周前由各民族分别召开提名候选大会,最终选出五十八位候选人。同年8月5日,新旧武装守卫团进行了交接仪式,县长在致辞中希望守卫团能够承担起保护保阁亚三新村村民免受到共匪的干扰与攻击。守卫队的工作内容会因乡区和市区差异而被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和第二方面会有警察加入共同管理,第三方面则是保阁亚三警察退出并由守卫团接代执行所有的守卫工作。11月6日,保阁亚三新村联合后廊、直弄和巴登牙也新村在圣乔治英校礼堂表演歌舞笑剧以筹募经费,演出人员包括了各族人民。入门券的价格分别为一号位三元,二号位二元和三号位一元。

    马华公会曾在移殖新村的过程中承担移殖经费,也多次以实际行动帮助华裔村民,如迁移垦耕者至新村、为刚迁入新村的居民提供福利救济、赠送建筑材料、农耕工具、重建和重修华小等等。马华公会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获得了新村人民的强烈支持,几乎所有的新村成立了马华公会支会,会员们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保阁亚三的马华支会于1955年1月27日正式成立,由王天助和王清波分别担任正副主席。1962年,当时不少的村民以耕种为生,不过他们的耕种地多为橡胶园和铁船公司的矿地的翻种地。基于胶树已长成,而铁船公司即将进行开採,村民们面临着无地耕种的困境。太平马华区会会长林瑞安医生见此便向霹雳州政府申请拨地让村民们可以维持生计,最终政府将三千亩土地专给华人村民去开辟农场,每户农民获得大约五亩土地。1958年8月,联合邦政府耗款四十万元在保阁亚三新村附近进行一项为低收入的居民的房屋计划,一百座个占地二十亩的廉价屋将被建设,并由太平市议会负责各项策划工作。1967年,霹雳州政府向中央政府借款五千余万元在霹雳州的十一个市镇兴建了一千五百六十二间廉价屋,保阁亚三新村获得一百间并在同年完工。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