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880
1

马接峇鲁新村

宗教

作者Authors:庄国民Chong Kok Ming、黄敏敏Wong Min Min、彩菁Lee Chai Ching、元珠Ng Yen Choo

马接拿督公清真寺与拿督公

马接拿督公(Datuk Machap)清真寺位于新村水坝对岸。据碑文内容,可知清真寺是当地华人为感谢神恩,而筹建的。其供奉对象——马接拿督公,曾是当地居民,因对村民的需求有求必应,为人们消灾解难,非常灵验,故被视为神明。由此展现了华人传统信仰观念的功利性,甚至跨越了民族间的文化隔阂。同时,碑文中也发现少数巫裔的姓名,说明当时亦有少数的巫裔友族参与清真寺的建设,体现俩民族间的文化交汇与和睦关系。从清真寺外观而言,其屋脊有向上翘的架势,墙壁上的壁画及建筑架构都体现出中国式的建筑风格。除清真寺外,还建设两座凉亭和祭祀场所,供华人村民在每年农历8月13日及14日庆祝拿督公神诞。而后祭祀场所虽因水坝计划(Tasik Durian Tunggal)被淹没,村民仍在初一、十五及神诞日,于拿督公的坟前,以华人的传统方式进行祭拜。尽管马接拿督公的显灵传说未能考证,但村民们百年来对于拿督公的虔诚信仰是不争的事实。

琼州照应祠

马接峇鲁新村仅有十几户海南人,但早在五十年代间,海南籍的村民便在村内设立一座琼州照应祠,作为海南村民的聚集地和祭祀场所。昭应祠当时设于村内海南人居多的“海南街”,六十年代初,海南村民提议重建祠堂,建祠基金则为琼州女子戏班到全马、新加坡及泰南各地演出所得(琼州女子戏班于七十年代末走入历史)。尽管戏班已解散多时,但昭应祠至今仍完好保留所有的文物,并继续供奉至今。按照海南人习俗,海南剧团不只供奉华光祖师,还有一对婴儿娃娃。据悉,中国海南剧团曾发生剧台坍塌事故,两名孩童在事故中丧生,海南人自此便在海南剧团里供奉两名婴儿娃娃,以悼念罹难的小孩。1966年,琼州照应祠正式启用,祠里供奉海南籍的神明:一百零九位兄弟公,后人封“昭应英烈108忠魂”。关于该神明的渊源,最初的109位兄弟在海上遇难,108位兄弟变成海神,扶弱救危,显圣海上,但也不忘幸免于难的唯一兄弟,故祭拜109兄弟公。故马来西亚有些海南祠堂仅供奉遭难的一百零八位兄弟,有的则供奉一百零九兄弟公。如今,琼州照应祠除了在每年农历7月20日祭拜神明、阴历8月13日欢庆祠堂建立周年日外,祠堂委员理事也会每年筹备款项,捐赠给该村的马接峇鲁国民型小学作为教育基金。

观音堂

马接峇鲁观音堂在旧马接时代已经存在,该堂乃是一座古老佛堂,创立于1938年8月,至今已超过80年历史,供奉的是观音古佛,故取名观音堂。马接峇鲁观音堂创立人为已故林福娣老姑太(福姑)。1938年3月,她千里迢迢从中国惠州带着妹妹林银娣到此发扬佛教。观音堂创立初期,只是一间简陋的亚答屋,虔诚的村民却没有计较,常在堂里拜佛,修身养性。当时的生活困苦,堂主需要在庙堂附近种菜,才能维持生计。几年后日本南侵时旧马接庆幸没有严重遭受日军蹂躏,后来日本投降,观音堂还组织了一场大型的和平醮,护佑万民平安。

聚仙亭

聚仙亭在新村创立之前就已存在,于1900年在马接十四碑开坛,供奉女娲娘娘、齐天大圣佛祖、观世音菩萨暨列位众神。1930年,信徒梦见女娲娘娘嘱咐建立一所八角亭, 以供路过神仙歇息。因当时物资缺乏,弟子们砍伐周边树木建亭子,屋顶则以亚答建造。由于这座八角亭专供路过神仙歇息逗留, 因而命名为迎仙阁。这座双层楼八角亭共有八支柱子,亭内置有一张桌子,八张椅子,同时供奉八杯清水,桌上也设有一个檀香炉。底层则供奉符公爷爷,一切设施全依据梦境的要求安置,同时只允许昆仑山授教弟子们进入,每早持斋茹素上亭诵经,修持教法,祈求神明的庇佑。2012 年,理事会发起筹建聚仙亭大牌楼,历经七个月的施工,巍峨耀煌的大楼牌楼终于顺利建竣,竖立在庙前。

谭公仙圣庙

马接峇鲁谭公仙圣庙建立于1940年,至今已有80年历史。庙内供奉谭公爷、黄老仙师及泗师爷等三尊神。谭公爷信仰,是由客家惠州先民带到南洋。马接峇鲁谭公仙圣庙由周一修先生所创办,他也是野新吉山(Kesang)谭公仙圣庙第一任庙祝。周一修先生在管理吉山谭公仙圣庙时,谭公显灵,要在马接峇鲁新村找地建庙。周一修先生在新村山脚下建立一间板屋作为新庙,早期的山脚是一片荒原,四周都是深山野岭。庙宇于1959年重建,由当地领袖发动筹款,才把庙宇建得如今富丽堂皇的模样。早期,在医药系统仍未如此发达之前,村内没有现代诊所,村民生病时就会到谭公爷庙问事,抽取药签。庙里的药签主要分为5科,分别是外科、男科、妇科、幼科及眼科。

山内宫

“流传法教”于上世纪50年代,由定居于新加坡的薛茂从中国引进,然后传入马六甲,并在马六甲峇章一间住家设坛供奉。1989年,来自马接峇鲁新村的罗全由于长期诸事不顺,在胞弟推荐下与流传太祖师结缘,之后罗全在生活各方面开始通顺起来,为表示对祖师的感谢,他与友人发扬流传太祖师的信仰。1990年设立了山内宫。同年,新加坡流传太祖师的总炉也被请到山内宫坐镇。流传法教信仰在当年仅供善信焚香膜拜、收弟子学习法教心法、坐禅神打,因此并无固定的乩童。2000年6月,众善信筹获十万余令吉建立了现今的山内宫。2001年,获得社团注册局的批准成为合法的神庙团体。

浸信会福音所

马接浸信会福音所起源于1950年代,由中国内地会的西方传教士所开创。他们在街头布道,吸引当地居民围观,教导村民唱诗歌,传授福音。渐渐地,当地信徒逐渐扩增,便向别人租一间屋子作临时教会礼拜用途。西方传教士除了传福音外,也从事福利济贫教育等事。至1960年代末,内地会改变传道策略,决定撤出新村的布道工作,马接浸信会福音所则暂由马六甲各教会同工会接手,而原先作为礼拜场所的租屋被收回,教会方迁至现址。1968年,马接浸信会福音所全面交由马六甲浸信教会负责,同年由新村的一班信徒会友组成委办会,成立马接浸信会福音中心。后来,教会也创立幼稚园,教育新村的儿童,并在教会与信徒的积极筹募下,于1983年成功建设新教堂。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