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1,153
0

日落洞

经济

作者 Author:廖文辉 Lew Bon Hoi

椰子行业

日落洞曾是椰子盛产地,椰园也曾是这一带居民的收入来源之一。园主们从采摘椰子,一直到制成可贩卖的椰制品,间中过程无不明晰,更不能掉以轻心。约自1985年起,许多椰园开始纷纷让位于发展。至今,这里已再也看不见椰树的身影。现今的椰肉寮(Lorong Chemor)、东方阁组屋(Eastern Court)、乔木村组屋(Desa Penaga)等地,其前身便是一片片椰园。

尤先生一家父祖三代曾多年从事椰子行业。早期,尤先生的祖父从事椰干与椰油的生产,并以此养家活口。他每天都亲自挑着担子,从大路后长途步行到社尾菜市,将椰干和椰油送到那里去卖。椰油一直以来非常受印度人喜爱,他们认为用椰油煮的咖喱特别香,更传说用椰油涂抹在头发上,可以使头发变得乌黑亮丽,而华人一般则认为椰油胆固醇高,故使用椰油者相对为少。

其祖父在尤先生出生后便退休,1976年起,尤父才开始从事椰子行业。然而与祖父不同的是,尤父并非单独一人进行生产,而是以小型家庭工业的形式生产,椰子是自家种的,加工的过程也同样亲力亲为。尤先生从12岁(1976年)开始就在这一行业协助父亲和家人。

 

造船业

在1990年代集装箱(Container)船运普及以前,由于停泊在码头的货船都以舯舡卸货,造就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海墘到武吉南峇(Bukit Dumbar),先后至少有五十余家大小不一的传统造船厂(俗称船廊)的出现,其中从柴埕到日落洞网寮沿海一代就有近二十余家。然而,好景不常,1960年代中期马印关系紧张,并在1966年爆发马印对抗,两国的经贸来往停止,木制造船业大受影响,船廊业务开始走下坡。到了1990年代开始,集装箱的引进、渔业法令的执行、加上日落洞沿海地区的填海工程、玻璃纤维船只的盛行,在在都令传统造船业走向尽头,目前日落洞只余下一间名为林松茂的船廊。

早期船厂称船廊或许与闽南人以“廊”称“厂”的习惯有关,如酒厂称酒廊、锡厂称锡廊,其他还有硕莪廊和枋廊。也有认为“厂”与“抢”谐音,因为忌讳,而有此称。事实上,“廊”本为屋外有盖可供人行走的地方,或许船工早期的工厂与此有关。早期船廊的工匠几乎清一色来自福建惠安或其后裔,这是由于惠安滨海,水路发达的缘故。

林松茂船廊创始于1896年,成立初期名为福泉成船廊,早期以维修及制造木船闻名。早期船厂在海边搭起四个船坞,以进行造船工作。在全盛时期,船厂有五十余名员工。2000年,有关当局锯断通往维修舯舡的木桥,以及开始进行填土工程后,员工无法在原地修船和造船,只能以散工形式到北赖进行船面维修和租用私人船厂维修船底。槟城在战后1950年代曾经经历造船事业的荣景,然而好景不常,五十余家的船廊仅在数十年的光景即湮灭无踪,目前仅剩唯一的一家,并且其业务还得依靠其所经营的五金业务来支撑。马来西亚华人传统行业的消失,莫此为甚。

柴埕的木柴和木炭业

日落洞的柴埕(Lebuh Bakau)原是木炭业公司林立,前后至少有三四十家,业者几乎为同乡。他们的祖辈早期相继而来到这片土地上发展事业,当中以潮州人为多,福建人少数。可惜,柴埕目前仅余下四家木炭业公司,即再成公司、益昌公司、潮发公司和振发公司,其他的店面则大多为修车行业取代了。

再成公司位于柴埕一角,祖传自广东潮阳,现由第二代接手,老板为一名七十岁左右的老伯(以下“再成老板”)。再成老板为家中长子,从十岁开始随着父亲学习打理生意。为守住家业,他至今仍留在老店默默打理。早期的再成公司只经营木柴业,后来由于木柴资源渐少,便开始兼起代理木炭的买卖。目前,再成公司是柴埕里唯一一家还在经营木柴生意的,其余几家都只经营木炭买卖。再成公司店里的木柴和木炭皆源自红树,木柴是从太平十八丁运送来的,而木炭早期都从泰国进口,后来才改以太平十八丁运送的木炭为主,也有小部分为印尼进口的木炭。

目前,木炭业者几乎都因年老而退休了。在第一代的前辈过世之后,有的因没有后代接手而失传,有的则因为后代转行而失传。再成老板坦言,从事木炭业绝不会是年轻一代的选择,原因主要有三:肮脏、粗重、回酬少。他自己蹲在木炭堆里工作,也经常被大蚂蚁叮咬至双脚红肿。他表示儿子曾多次劝告他退休,而他却坚决继续营业,直到有天体力真的无法负荷了,他才考虑将老店的生意结束。

酱园业

日落洞有两间酱园,即均隆酱园与锦昌酱园,同时座落在日落洞路(Jalan Jelutong)上,两者之间仅隔着一条小径。一直以来,两家酱园各自营业,各有熟络的顾客,从不冲突。

均隆酱园祖传自中国广东省新会县人,1920年代始由甘姓与冯姓两家合伙创业,至今已经营至第三代。冯志勇先生即是均隆酱园第三代继承人,为酱园老板之一。均隆酱园以生产酱油为主,同时也生产其他酱料如甜酱、豆酱等,主要顾客为杂货店商及小贩。

同样位于日落洞大路的锦昌酱园,其经营始于1920年代,也与均隆酱园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创业。锦昌酱园的经营者姓谢,目前已传至第三代。谢家三代人靠著酱园开枝散叶,酱园是他们的家、他们的事业及血脉的传承。锦昌酱园向来只在槟城进行生产和批发,不过在老顾客口耳相传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如中国、韩国和日本人上门采买。

大路后的豆芽种植业

大路后土地并不肥沃,但却有清新的泉水,家家户户皆凿井自用,由于水源充足,兼且不必种植在土地上,培植豆芽成为大路后其中一个既久远且重要的行业,估计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

一如其他传统行业,豆芽种植也面临逐步被淘汰的命运。由于大路后屋业蓬勃的发展,许多老房子拆迁,原本种豆芽的居民只好搬走,新建的房子,却没有足够的空间培植豆芽,以致种豆芽的人越来越少了,估计目前大路后只剩下四家居民仍在种植豆芽。其中一家是陈氏兄弟,在最辉煌的时候,他们家一天可以生产大约两千斤豆芽,目前的产量只剩下五六百斤左右。陈姓兄弟来自大路后相公园,相公园早年是以豆芽豆干作坊而闻名。他们从小就在家里帮忙种豆芽、作豆干,不过像他们长大后继承此行业的例子现在已不多了。目前,他们已是第三代从事这行业。后继无人也是豆芽种植面对的另一个挑战。

与豆芽种植同时共生共存的还有豆制品手工业,这行业也面临萎缩的问题。其原因与豆芽种植相同,空地减少,豆干作坊只得缩小规模。加上生产豆干、豆腐与豆浆必须长年营业,工作繁忙,工作环境恶劣,更本无法吸引年轻人从事这行业。陈氏兄弟说由于豆制品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故此一年364天都在生产,除了除夕休业,年初一至初三少量生产,其他日子都忙得不可开交,工作时间也长。作坊没有冷气、处理豆子的噪音、煮豆浆的热气,人人汗如雨下。他每天清晨四点多就起床,把豆制品送给商贩,货批出后,还得清洗工具、泡豆子和磨豆子。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