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整理自:曾建宏、朱慧榆、唐子轩
万里望新村(Kampung Baru Menglembu)坐落在霹雳州万里望地区,目前是城市新村。万里望(Menglembu)诞生了多久?据父老解说,该词尾音马来文“lembu”,意思是“牛”。万里望开辟之初,牛车乃陆上唯一的交通工具,所以他们坚信万里望比怡保更早开拓。此外,华都牙也属县城当然最先开埠。据地理位置依次为布先、甲板、拿乞、万里望先后开拓,然后猜到锡都怡保。怡保既于1880年开埠,那么万里望应该具有120年以上的历史。虽然没有万里望开拓的确切年份,但可以相信万里望是和怡保同时开拓,甚至更早开拓。
有另种说法,昔日养牛者多为印度旁遮普人(Punjabi),而华民惯称旁遮普人为“孟加里”(Mangali),当“Mangali”和“Lembu”结合便成了”Menglembu”。1870年,此地已经大事采锡,引进一批又一批客家矿工,至1930年代街区已有200间店铺,以旁遮普人养牛来称呼地名似乎不合逻辑。中文万里望地名,倒是流传很久了,1923年谭俚夫《南洋埠名》、1928年林穆群《马来半岛商埠考》、1935年刘焕然《英属马来亚概览》皆称万里望,1938年张礼千《英属马来亚地理》另称“万里雾”,1939年潘醒弄《南洋华侨便览》记之万里望或万里梦,1940年关楚璞《星洲十年》、1940年傅无闷《南洋年鉴》则皆称“眠利茂”。因此虽然“Menglembu”这个地名的诞生来源尚存争议,但中文地名万里望,却早已有之。
据林廷辉,宋婉莹合著之《马来西亚华人新村50年》根据政府公布在公报上的内容所载,万里望新村成立于1951年。截止至1955年,万里望的人口多达26127人。相较霹雳州其他城市的人口,万里望人口可以说是相对的多。其中华裔以客家人与广府人居多。根据万华一校董事曾炳耀老师所述,万里望新村范围是相当广阔的,以霹雳州来说,最大的新村是兵如港,万里望新村则是第二大的新村。在以前人们会称“怡望市”,怡望市就是怡保和万里望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