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810
0

巴罗

教育

资料来源:张纹综主编《百年巴罗华人志》,巴罗:巴罗新村委员会,2016年

巴罗小学——从育英到巴罗

巴罗小学是巴罗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也是巴罗教育发展的象征。自1926年创立以来,巴罗小学搬迁了数次,校名也因应时代政局变迁而更改了4次,历经风霜,终于在1955年才有了自己的校地,奠定其发展根基。现在除了提供小学教育,还设学前教育班。

1926年,众先贤在桃源实业俱乐部开会决议成立以“育英学校”为名的小学,为当时从中国南来的华侨二代孩子提供教育。许弼臣受聘为校长,租赁大街陈孝炳的亚答店为校舍。

董事部在1927年改选时,黄祖咸当总理,他将其市区的房子让给学校作校舍,这是育英第二次迁校。在董事部及教师的努力之下,校务可说是蒸蒸日上,许弼臣校长称那是巴罗最繁盛时期。

1931年,董事部成员之间的教育理念产生分歧,部分董事在火车站街(Jalan Station)另立侨南学校。可是,三十年代的橡胶业市场低迷,育英小学与侨南小学的董事部发现,与其分化资源,不如资源共享,让教育发挥最大效能。经过多次协商后,两校终达至协议,决定合并,改名为益群学校,由许弼臣续任校长,教员共有5人,学生人数也达至一百二十多人。“育英”也正式于1936年走入历史。

1942年日军侵占马来亚,益群校务停顿,校内的仪器设备也惨遭破坏。当日军于1945年投降离开马来亚后,益群董事部再燃教育心,于1945年复办学校,改名为平民学校,学生人数多达二百多人。

1957年《教育法令》要求所有接受全津贴的华小改为标准型小学,经过巴罗小学董事会商议,决定接受政府津贴,并于11月28日于峇珠巴辖与华校督学签署合约。巴罗教育正式从民间转入政府体系内,董事部也逐渐失去校务行政权力。

随着年轻人口外移,特别在1995年间,学生人数急速下滑,现在巴罗小学人数已降至280人左右,濒临于降级小学边缘。

圣德巴罗小学——从园坵迁出

马来亚独立前,圣德巴罗原是一个英国人园坵,1948年《紧急法令》颁布,1950年启动新村移殖计划,很多华人被移至圣德巴罗园坵内居住,许多小孩因而失去上学的机会,有鉴于此,但是被委任为村长的黄丁兰,就向英政府争取校地建了2间教室,可容纳50名学生,同时成立董事会,联同卢兴于1953年创立了圣德巴罗华文小学。

1966年,英国人把园坵转售给新加坡的律所兄弟黄炳德及黄炳丰,他们又分段售出,结果吸引了很多来自霹雳实兆远的福州人至此买园。圣德华小也因此学生人数大增,2间教室已不敷应用,董事会成立筹建新校舍委员会。终于在1969年,一座耗资约1万8,000元的新校舍落成,圣德华小从河边旧址搬到现在的新建筑物。

在校方及董教协的合作下,学生表现出色,圣德巴罗小学更获得柔州华校微型组7A巴仙率最高的荣誉奖。

巴罗育民小学——仅存的园坵小学

巴罗育民小学创建于1949年,是目前巴罗唯一的园坵小学,由杜晏与郑得创立,位于森那美集团加厘马来亚园坵(Ladang Kali Malaysa)内。

1950年代,学生人数增至百余人,校舍与设备不足,需增设1间教室,获得各界支持筹款。可是,1976年因一场狂风暴雨,让破旧的校舍承受不住而倒塌,学生只好在废置的烟熏房上课,过了3年,新校舍才在原址重建起来。

六十年代的育民只到三年级,学生要再继续升读,就必须到巴罗小学续读。即便到了八十年代,育民也还是只有3班。由于园坵改种油棕,导致很多华人失业,纷纷搬离园坵到外地谋生,加剧了育民困境,学生人数从55人速降至25人,学校面临关闭的命运。

幸好,余文光校长于1989年调到育民后,不遗余力地坚守学校,加上董事及家协的配合,学校有着明显的进步,教职员由4位增至12位。现在育民一共有6个年级,学生共72人,其中18人是非华裔学生。

武吉巴罗培智华小——从园坵迁校至新山

这是巴罗第一所园坵学校,正式创立于1948年。

二战结束的第二年,武吉巴罗(Bukit Paloh)园坵的华人工友坚持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自筹钱在家设私塾,聘请昔加末冶美村郑国藩当孩子的老师,他有教无类的理念深受工友们的认同爱戴,纷纷把孩子送到私塾念书,从原本5、6名孩子剧增至20、30名,工人的家再也容纳不下。1948年,他们决定向园坵管理层征求学校空间,成功获得2间工人宿舍作为上课场所,武吉巴罗培智华小就这样诞生了。

3、4年后,学生人数已增至50、60名,宿舍空间不够使用,工人再次向园坵管理层申请空间,不但获得准许将园坵戏院改为学校,F.Thom太平局绅受委带领成立董事会,以促进培智华小发展。

自1995年林易华校长调任后,培智华小校长调换很频繁,1995年到2006年,10年内换过8位校长,就算校长要推广校务也有心无力,家长开始对培智华小失去信心,2006年,培智小学只剩13名学生,其中8人是其他族群。

董事会李荫荣见学生减少,遂与当时校长陈浩才商讨迁校事宜。

一直到2008年大选前,马华公会总会长拿督黄家定部长宣布,培智华小获批迁校到新山烈光镇。2009年,仅剩的5名学生毕业后,培智小学因为没有学生来源而停止运作。一直到2011年新校舍建竣,武吉巴罗培智华小以新山烈光镇培智华小名义于11月在新山招生,2012年武吉巴罗培智华小正式走入历史,以新面貌在新山传承薪火。

巴罗中学——从英校转为国中

位于巴罗新村的巴罗中学(SMK Paloh),是巴罗第一所中学,创始于1965年。从只有2间教室开始教学,经过校方的多年努力,于1988年升级成为A级中学,培育出不少杰出学生,例如国会议员何襄赞、前排球国手Loo Mei Yin、马来诗人Aliyati Abdullah等都是校友。

教育部是在1965年根据综合学校系统(Comprehensive School System)要点,在巴罗首设英语初级中学(Sekolah Menengah Rendah Inggeris),只提供预备班到初三课程。1971年巴罗国中才成为一所完整中学,1984年,巴罗中学开设理科源流班,正式备有完整的高级课程。

创校初期,学校只有2班预备班学生,由代校长Gan Boon Ching及副手Ahmad Jantan两人担任教职。

在1961年《教育法令》下,学校于1973年正式改名为巴罗国民中学,教学媒介语从英语改为马来语,这时的巴罗国中学生人数已高达千人。1978年起,初级文凭会考及教育文凭考试成为历史,由大马初级教育文凭(SRP)及大马教育文凭(SPM)代替,尽管会考方式不一样,巴罗中学成绩依然亮眼。

学前教育发展

巴罗的学前教育发展较晚,真正的学前教育发展起点,应该是从1970年代开始,当时巴罗已拥有了完整教育体系,从小学到中学,唯缺幼儿教育,巴罗小学董事部决定成立一所私立幼儿园,取名巴罗小学幼儿园。

可是,1973年起,学校被要求成立家长教师协会(PIBG,简称家协),巴罗小学幼儿园转交予家协管理,结果因行政事务不协调,导致注册证照须再耗时处理解除冻结。当注册证照成功解冻时,教育部却要在巴罗小学设学前教育班,顿时闹双胞。为避免产生冲突,巴罗小学幼儿园改为精明幼儿园。

由于巴罗小学学前教育班只允许6岁儿童就读,且就读人数有限,所以对精明幼儿园影响不大,再者其招收的学生,包括幼儿或未满6岁的儿童,所以彼此冲突性不大,也满足社区的不同需求。

除了精明幼儿园,巴罗也有不同源流的私立幼儿园,彼此之间也会交流协调,许芳铨表示,目前巴罗还有另3间私立幼儿园,印度青年会办的幼儿园、草莓幼儿园及成功幼儿园。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