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861
2

适耕庄

人物

以下内容皆整理自李立鹏主编的《适耕庄百年开埠历史文献特刊》

谢锡温

谢锡温曾在1925年获英殖民政府委任为红毛港村长(Head Man of the Town)。并且英殖民政府也授权他在红毛港开垦种植稻米及开拓港口,特别是渔村和B村的稻田。为了招揽劳力,他从吉胆岛、大港、浅顶等地区招揽大量潮州人到红毛港从事渔业及水稻种植业。因此,这使得潮州人成为适耕庄最大的华人社群。

谢维昌

谢维昌是谢锡温的儿子,他在父亲过世后获英殖民政府委任为海口渔村村长,他也继承了父亲的渔业。他对适耕庄的贡献如:投身于创办育群中学的工作、担任当地潮州会馆创会会长并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1975年)、曾同时担任B村及海口新村村长(1981年)、担任仙法师爷古庙重建委员会主席并协助该庙取得社团注册局的批准(1981-1983)。

林荣檀

为了逃避战乱,林荣檀与家人下南洋,后迁至红毛港。他曾受英殖民政府委任为稻米种植计划承包商,协助英殖民政府开拓4500英亩的稻田。因着劳力的需求,他招揽了各个籍贯的华人到此从事种稻工作,并且协助新移民建立家园及教导开垦和种植水稻的技术。他也曾在1938年担任适耕庄第一位华人村长。但后来因与英殖民政府关系亲密而遭马共武装部队绑架,从此便消失人间。

林尚文

林尚文是林荣檀的儿子,他在父亲失踪后接手父亲所留下的工作,继续开垦稻田及招揽种植水稻的劳力。他引进了台湾水稻种植法,成功将适耕庄水稻提升到“一年两造”,当地稻农的收入也因此增加。因着有功于社会,林尚文获英殖民政府封赐太平局绅。

叶记

叶记是由英殖民政府委任的华裔殖民事务助理,专门处理适耕庄华裔移民事务。作为被瓜拉雪兰莪县长委派至适耕庄的华裔督工,除了成为当地华人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他也协助华裔移民种植水稻及申请土地。他不但引进小型犁田机器促进了水稻耕种的发展,更鼓励稻农在非水稻种植期间种植其他农作物,以增加收入。虽然叶记在1953年完成了英殖民政府托付的任务后便离开适耕庄,但他对于当地水稻种植实在功不可没。

陈升儒

1938年陈陈升儒受委为适耕庄村长,负责开发适耕庄水稻种植业,他号召了大量同籍贯的海南人到现在的C村进行水稻种植。他也备受马来人尊敬,被当地马来社群称作哈芝(Haji)。他热心于当地华文教育,今育群小学就是在他的号召之下建立的。陈升儒也是当地第一家私人米较常、第一间戏院、第一间民众会堂(日后成为地方议会开会地点)的发起人。

郑德初

郑德初起初抵达适耕庄靠在海口渔村经营咖啡馆为生。他也积极参与适耕庄马华公会,勤于协助居民解决生活尚的大小事情。因着受居民的爱戴,他曾多次中选为地方议会议员。在适耕庄华文教育方面,他也是育群中学的发起人之一。因着他对地方发展的贡献,他曾获雪兰莪苏丹封赐PPM。

黄讯超

黄讯超最初到适耕庄从事水稻种植的工作,后转行在适耕庄大街经营洋货店,店号为“顺安”。积极于村民民生服务的他也在1956年当选为适耕庄第一任地方议会议员。

胡任

胡任热心于适耕庄中小学教育,其先后担任育群华小增建校舍委员会副主席、及育群中学主要号召人、适耕庄英语小学主要筹办人。他亦是当地马华公会支会发起人及元老之一。1956年,他披着联盟(Perikatan)的旗帜当选地方议会议员,并受委为第一届适耕庄地方议会主席。

黄祥

作为适耕庄第一代华人移民,黄祥靠着经营东光洋货店起家。他热心于适耕庄华文教育,是育群中学的发起人之一。他也曾经代表马华公会当选当地地方议会议员。

颜碧志

颜碧志是适耕庄民政运动党(民政党)支会发起人,并曾多次担任适耕庄C村地方议会议员。他积极参与当地社团活动,并且担任庙宇、学校、公会当中的要职。因着对当地社会极具贡献,他曾获最高元首封赐AMN。

 

黄善忠

黄善忠是适耕庄教育界闻人,他曾任小学育群小学教师及校长。他也是适耕庄客家公会的创会会长,可说是对于适耕庄华人社会极具贡献。

杨石基

杨石基是适耕庄少有的小知识分子,于1938年抵达红毛港参与英殖民政府的开垦工作。他也是Sekinchan马来文中文译名,“适耕庄”的取名人之一。

黄瑞林

黄瑞林自2004年起,便已蝉联适耕庄州议员至今。他对于适耕庄的贡献在于将该地打造成一个闻名海内外的旅游小镇。起初,他透过牵线新加坡新传媒到此拍摄以适耕庄为故事背景的连续剧“渔米人家”,成功让适耕庄走入马新观众的眼帘。接着,他配合商家积极大事宣传适耕庄丰富的海产,打响了旅游胜地的名堂。此外,当地华裔居民在他的协助下也成功申请到马来保留地的地契。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