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1,215
0

新咖啡山新村
Kopisan Baru
霹雳州务边镇
Gopeng, Perak

  • 简介

    资料来源:彭西康编著《重拾历史的记忆:务边华人先贤的故事(1850-2000)》,务边:务边文物馆,2016年

    新咖啡山新村(Kopisan Baru)位于霹雳近打南部,属于务边镇内的一个新村,距离务边仅一公里,离怡保则有二十公里左右。早在19世纪中叶,约在1860年之前,法国人John Errington de la Croix成立了法兰西迪加矿务公司(French Tekka Mines),在务边近郊地带进行开采锡矿。丰富的锡矿吸引来自中国、印尼等地的劳工蜂拥而至。在这期间,华族首批先贤在务边附近郊区,今双溪依德务农及采矿;而次批先贤,以四会人和客家人居多,分别在务边郊外的芭仔、石隆角、新路、迪加等地建立家园。他们大都在欧洲人的锡矿公司属下的矿场工作或做一些小本生意。由此我们可以推见,追溯现今的新咖啡山新村历史,已经超过百年。

    新咖啡山新村的地名源自于咖啡山这一早期村名,是经历过三次搬迁之后,才有了现今的新咖啡山新村。

    “咖啡山”这一村名源自于法国人种植的咖啡树。土地经过采矿作业之后,留下了一大片荒芜的废矿地。法国人灵机一动,利用这些土地,尝试种植数千棵咖啡树。然而因废弃的矿地大都是土质贫瘠的沙地,因此种植咖啡树以失败而告终。当时在芭仔、石隆角、新路建立家园的先贤们为了在法兰西迪加矿务公司工作的方便,纷纷将家园迁移至迪加(旧黄老祖师爷庙附近),在那里便自然形成了一个小村落。由于当时的村落还没有名称,所以在1920年代左右,就以“咖啡山”来命名。这便是第一次为了在矿场工作方便,而自然搬迁形成的咖啡山村落。

    关于咖啡山这一名称的由来,务边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在1890年,英国殖民政府为了开发农业,号召当地华、巫村民在务边迪加及双溪拉也(Sungai Raya)地区,大量种植咖啡树,因此取名为咖啡山(但试种咖啡没有取得成功)。

    在二战前的英国殖民地时代,几乎占七成的咖啡山先贤们在十二公司的矿场工作。从工头到普通矿工,再到洗琉琅大都是咖啡山人。矿场为咖啡山村民制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也为村民提供了安定的生活保障。在20世纪初,十二公司为了取得水源,以便高效的开采锡矿,不惜耗巨资兴建了三条长达15英里的大水涵,动员了数千人及大象搬运。大水涵蜿蜒连绵在乌鲁古伦冬(Ulu Geruntum)及乌鲁金保(Ulu Kampar)的原始森林地带,直达矿场,工程浩大。此用以采矿的大水涵为全国最长,可见十二公司欲在咖啡山地区大展宏图。

    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咖啡山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处在英国殖民政府统治时代,但生活倒也安乐。然而咖啡山人此安定的生活却被日本侵略军所毁灭。1942年,日军进攻了近打县,不久日军就驻军务边,到处烧杀抢掠,带给咖啡山居民沉痛的苦难。1945年日军投降,结束了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日子。人民终于摆脱了“日治时代”的苦难。可是不幸的事接踵而来,英殖民地政府因怕村民接济马共而在1948年实施了“紧急法令”,对居住在偏远地带的村民实施了所谓的“新村”政策,强令迫使咖啡山的村民迁移到3英里外的地区,在那里重新安顿生活。村民们无可奈何,忍痛拆除辛苦建立的家园,进行搬迁。英殖民政府只提供交通运输及一点搬迁费用,村民唯有利用拆除下来的旧柱子、烂白锌、亚答、破板枋等,在指定的屋地上草草搭成一间极为简陋的房屋“安居”。咖啡山人在新村政策之下有了第二次的搬迁经历,迁移之后的新聚居点便名为“新咖啡山”,即现今为人所知的“新咖啡山”村名。

    在完成新村搬迁之后,村民的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十二公司也恢复了开采锡矿作业。由于那个时候还受到“紧急法令”政策的管束,新咖啡山新村仅仅只有前后排列的两排店铺,面向怡隆公路,而在两排店铺的后面是一排木屋或茅舍。当时新咖啡山新村内最大的商号是兼营药材的李济昌洋什货店,街尾则是香火鼎盛的黄老祖师爷庙。

    在1960年代,务边联合矿务公司(十二公司)勘测到在当时的新咖啡山新村地底下,蕴藏着价值数以亿令吉计的锡苗,于是征用新村近二百亩土地,以便开采锡矿。十二公司获得了锡矿开采权,当时的新咖啡山村民别无选择,被安排搬迁到距离务边市郊一公里处,重建家园。村民们“迎来”第三次大搬迁,重现十多年前的不幸。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次的搬迁与“紧急法令”之下的搬迁不同,州政府及矿主把土地规划有序,所分配的屋地也有足够的空间发展。经规划下的新村马路宽阔,保留有学校、宗教、运动场、休闲公园等发展地段,足以打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社区。矿主也给予每户八百令吉的搬迁费及一些补贴,虽然微不足道,但亦能减轻村民的一些负担,因此,村民也乐于接受。

    1964年,搬迁工作基本趋于完成,村民人口也稳定下来。自此之后,现今的新咖啡山新村便正式落定,村内居民也就在此安居乐业。

    到了1990年代,新咖啡山新村人口激增,必须扩大新村范围才能满足居住要求。因此成立了新咖啡山重组村,于1996年兴建120间房屋;2004年在村尾建立团结重组村,兴建50个单位的房屋。

    新咖啡山新村的居民主要是由华、巫、印三大种族组成的。难能可贵的是,不同的种族间都能和谐地相处。新咖啡山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庙宇,有黄老祖师爷庙、佛爷庙、悉达多寺、兴都庙,还有天主教堂和回教堂。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