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855
0

巴罗

经济

资料来源:张纹综主编《百年巴罗华人志》,巴罗:巴罗新村委员会,2016年

以农为本的经济发展

巴罗是柔佛州重要的火车据点之一,交通的便利性,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实业家到来开发橡胶种植业,引进工人伐树辟林,不同行业也随之发展,逐之形成一个聚落。

橡胶种植业是巴罗迅速发展成镇的重要经济因素,此外,咖啡及薯粉等经济作物也居功不少。根据《南洋商报》于1935年11月14日刊载的<笆篓与马咯之缩影>报导,巴罗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城镇,树胶是重要的经济命脉,薯粉、咖啡则次之,椰子虽然产量不多,但却位居第三项重要农作物。

而同个时期,巴罗也曾盛产过黄梨。然而,到了1970年代末,橡胶树也慢慢被油棕树取而代之。

橡胶与油棕种植业发展

综览各项文献可发现,巴罗其实是柔佛政府规划下种植橡胶的主要据点之一,首先政府在这里设置火车站点;接着许多实业家、种植家纷纷来此购地开始橡胶种植业。

当时巴罗周遭被一片片的橡胶园包围,《星洲日报》记者唐雪在其报导中以“胶林橡海”来形容巴罗,由此可知,橡胶种植业是巴罗重要的经济命脉。然而,历经几次的经济改革大考验,最后还是敌不过大环境趋势而走向萎缩。

最大的危机始于1929年,整个橡胶贸易市场呈不稳定状态,只见价格滑起不落,1933年的橡胶已低于1角。

这时期,不少华人纷纷售卖园坵套现回中国,欧资集团开始进入巴罗橡胶种植业,约有一万多公顷的胶园土地被西方集团以每英亩350元至460元不等的高价格买去。随着巴罗胶园土地被西方集团收购,打破了华人垄断巴罗橡胶业的格局。更甚者,是改变了小园主形式的经营模式,大量聘用从印度引进的割胶劳工,对巴罗华人的就业机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日治时期,整个橡胶业停顿。二战结束后,政府积极扶持橡胶种植业恢复生产,因此拟定了橡胶翻种计划,提供津贴资助橡胶种植业者翻种橡胶。

随着橡胶需求量下滑,油棕成为农业新宠儿。1970年起,巴罗园坵开始转种油棕树,一直到1980年代开始大量翻种油棕树,完全翻转巴罗的经济生态。

其它经济农作物发展

在开埠的时代,橡胶虽是巴罗经济命脉,但也有不少小园主种植其他的的经济作物,例如椰干也是巴罗公司的拍卖产品之一,根据1929年《南洋商报》刊登的巴罗公司报告,椰干的市场价格不稳定,时起时落,一直到1932年椰干依然是巴罗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此外,巴罗也曾有稻米种植,就在圣德巴罗园至士布鲁园之间的巴罗河流域。根据1936年《南洋商报》的新闻资料,这是巴罗第一个稻米区,占地约751英亩,柔佛州政府农业部视察后发现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耕种稻米。

咖啡,也曾在巴罗闻名一时。1929年1月3日《南洋商报》曾刊登一则<请道士驱除咖啡虫>报导,内容主要斥责园主迷信,但是,却证明在巴罗开埠时就已有咖啡种植业,1960年代何家咖啡园的咖啡豆成了巴罗重要农产品之一,当时居銮及峇珠巴辖的咖啡豆都是出自何家咖啡园。

由此可证,只要有土地,任何人都能自力更生,种植不同农作物糊口,相信早期的巴罗土地广阔又肥沃,农业发展呈现多元样态可惜因为非主流农业,而没有更多的记载。而且,因大环境改变的驱使,缺乏国家政策与经济诱因的力量,许多经济农作物都无法扩大发展,渐渐地被油棕所取代。

巴罗的传统行业

  • 同和堂生熟药材店

同和堂屹立巴罗近一个世纪,在乡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解决病痛及民俗琐事的重要角色。

同和堂除了售卖中药,还义务帮乡民汇钱到中国、把脉看诊、熬煎中药、合婚择日、看阴阳风水、八字命理和查小儿花根等。由于当时全巴罗只有同和堂提供此服务,所以上门来寻求帮助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在资源匮乏的五、六十年代,同和堂无疑是巴罗人的生活急救站。

同和堂于1939年由廖达创立,从最初的街头摆摊到后来的中药店面,一走就是77年。廖达是广西北流市人,生于1910年,1939年为了生计从中国家乡南下巴罗。初到时,他先是随意在街上摆摊唱卖自制的跌打药酒和药丸,几个月后攒够钱,才开始在巴罗大街上(即现在阿务峇卡街)开中药店。最早店名为“同和堂生熟药材店”,到了后期(1970年代)更换招牌时,碍于“堂”字无法获得注册,才改名为“同和参茸药行”。

六十年代,由于大部分门户都没有详细地址,所以乡民们都依赖某些店家为存寄信件的站点。同和堂是广西人存寄信件的站点,地址为“65号大街”,只要是广西人的信件,邮差一般都会送往同和堂,而广西乡民也会主动前来认领。不仅如此,由于当时识字的人并不多,廖达也身兼读/写信人,尽力帮乡民读信及写信。

廖达去世后,同和堂由第二代廖梓祥接棒。2009年,廖梓祥随孩子移民美国,同和堂也就交由第三代,即家中幺子廖瑞麟接手。

今天,不管是华人马来人还是印度人,或光顾同和堂长达三代的老顾客前来买药。在“65号大街”仍然看见廖达把脉看命的招牌,只是这些服务早已随着廖达的逝世而消失。

 

  • 均昌鞋庄

这间坐落在巴罗大街(阿务峇卡街)的百年鞋庄,是居銮县仅存的手工鞋店。逾一个世纪过去,除了鞋铺木门换成了铁门,里面的家具和摆设都保留原貌。老鞋匠黄清水于1936年出生在巴罗新村,是来自广东惠州的客家人。

鞋铺后方是小小的储藏室,里面堆满了上百个不同尺寸的鞋模、鞋子、鞋皮和脚形图。店里主要售卖男装皮鞋,样式多,拖鞋、长靴、球鞋应有尽有,成了巴罗人订做鞋子的首选,也吸引不少来自永平、峇珠巴辖、三合港等地的客人光顾。

七十年代是巴罗最繁荣的岁月,也是均昌鞋庄生意最鼎盛的时期,无论是皮鞋还是拖鞋,都会卖得所剩无几。到了九十年代,直通居銮的銮巴公路开始启用,加上中国鞋大量进口,鞋店等批发商随处可见,均昌鞋店的生意也大受影响。前来做鞋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顾客都是前来修补鞋子。

 

  • 岭南茶室

从前的巴罗有咖啡乡之称,除了因为盛产咖啡外,也因为这里的咖啡店特别多。

巴罗的茶室几乎清一色由海南人经营。岭南茶室的创办人为陈宝骏。1929年,陈宝骏从海南南下,与2位朋友合伙在火车站一带租下一间店铺经营咖啡室,因是3人合股,所以当时的岭南茶室也称为“三民茶室”。

从前的顾客对咖啡有一定的要求和讲究,例如,豆子不能炒焦、咖啡须泡得够甜够香够浓,甚至端出来的温度还必须是滚烫冒烟的才会满意。岭南茶室开业时,得向巴罗当地的咖啡农购买咖啡豆子回来炒。咖啡一炒起来,岭南茶室附近都萦绕着浓浓咖啡香,茶室里更是香气扑鼻。手工炒豆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才由居銮电视机牌(Kluang Coffee Cap Televisyen)冲泡咖啡粉所取代。

1929年,海南人的岭南茶室领先创业,早期的繁茂橡胶园坵早已被片片油棕林取代,咖啡店随着时间被淘汰、关闭,但岭南茶室却挺过了80个年头,依旧在这里提供最用心的咖啡。

 

  • 永万兴杂货店

它是巴罗唯一至今仍保留传统经营手法的杂货店——永万兴公司。

永万兴杂货店的创办人刘远礼,是土生土长的巴罗人。永万兴一直以来的顾客以华人村民为主。相比现在的货品,以前杂货店所售卖的物品更加多元,像是纸雨伞、草席等等。七十年代是永万兴杂货店生意最好的时候尤其过年过节,店里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这间传统杂货店,不仅是村里人购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地方,更是生活经济上的依靠。多年来,巴罗镇上有不少人经营杂货店,多数因不敌时代的冲击而关闭,杂货店起起又落落,只有刘老板半世纪来一直坚持守住这间老字号直到今日,目睹永万兴杂货店近半世纪以来盛衰。九十年代开始,交通发达,各种超级市场和百货公司林立,杂货店生意大受影响,原本在新村里的另3间杂货店也陆续被淘汰,仅存永万兴公司。

 

  • 曹大发面包厂

烤得金褐发亮的海南面包并列在桌上待凉、去皮、出售,这是曹大发面包厂每早都能看见的光景。它是巴罗最有古早味,也是唯一出产传统海南面包的面包厂。

四十年代时期,巴罗没有现成的面包酵母售卖,他们必须自己制作,但过程不简单——首先把啤酒花放入滚开的水里逼出汁液,煮好后将残渣过滤,接着把马铃薯蒸煮至熟并捣烂成泥,再加入酒饼、糖、面粉和煮好的汁水制成酵面,等待发酵完成了,才能加入新的面粉开始制作面包。这些步骤一天至少得重复3次。由于工序繁杂,一批面包从凌晨5点开始制作,大约中午1点才可出炉。直到六十年代,荷兰公司Pakmaya的人工酵母被引进巴罗,才免去这些繁缛工序。

为了确保面包的产量和品质稳定,曹嗣鉴也会配合儿子曹振群一起研究、开发及采纳新科技。因此,从以前到现在,传统海南面包的品质不但进步,而且还保持得更好,这也是曹振群所一直坚持的。

外地来的游客在岭南茶室尝了烤面包,都会顺势把曹大发面包买回去,更别说是居住在巴罗的乡民了。

 

  • 从咖啡园到御苑咖啡馆

回顾柔佛居銮县的历史,巴罗镇与毗邻的占美镇在四、五十年代皆是盛产咖啡的福地,名副其实的咖啡小镇。在巴罗,只要是土生土长几十年的老乡,无人不晓何家咖啡园。

何家咖啡园园主何坤光出生于1940年,广东人,在10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他的父亲何贵在六十年代可说是著名的“咖啡大王”,家族的咖啡园从一开始的三十多亩地,到1961年发展到170亩,生产的咖啡供应到全马各地。

七十年代初期,何家咖啡园是全马最大的利比利卡咖啡(Liberica Coffee)生产区。当年,何家的咖啡豆会卖给居銮和峇珠巴辖的咖啡粉厂,一些咖啡粉厂卖不完咖啡豆也会出口到国外。巴罗咖啡业的高峰期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棕油价格飙升,巴罗开始种植油棕,九十年代更是大规模经营,何家的咖啡园也渐渐翻种油棕,咖啡产量不断减少,至今已没有在种植咖啡了。

何坤光有5个儿子,皆在外各有成就。2010年,御苑咖啡馆开张,吸引不少外地人特意到巴罗品尝一杯上等纯咖啡。

今天的巴罗,只剩下一些小园主还在种植咖啡,但当年的咖啡香,却是他们美好记忆的灵魂。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