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781
0

巴罗

社团

资料来源:张纹综主编《百年巴罗华人志》,巴罗:巴罗新村委员会,2016年

桃源实业俱乐部(1924-1980年代)

成立于1924年,是巴罗首个在柔佛《1915年社团法令》下注册的合法宗亲性社团。

福建永春县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部,古称“桃源”。根据文史资料,一般上,设有永春会馆的地方,都会附设桃源俱乐部,会馆担起团结同乡、推展文化教育职责,桃源俱乐部则为营造同乡业余憩息休闲娱乐场所。但是,几位福建永春的实业家并没有设永春会馆,反而成立桃源实业俱乐部,同时担起两者职责,为巴罗同乡谋福利。

桃源实业俱乐部成立后,积极推动地方文化教育,在会所里添置书报供乡民阅读,且完成几项极具意义的事业,很快成为巴罗的一个重要据点。此外,巴罗先贤们在桃源实业俱乐部筹划巴罗中华义山土地申请案,并成立首届巴罗中华义山委员会,直至今日,巴罗中华义山委员会依然运作。另外,巴罗首间华文小学也是在这里拍案敲定,成立首届董事会,是巴罗教育发展的重要推手。

岭南励志社(1937年至不明)

一群巴罗粤侨欲组织广东会馆,于1936年12月商讨筹组细节,该社最终取名为“岭南励志社”,于1937年正式成立。

由于成立初衷是以广东会馆为原型,其名“岭南”指的是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这可说明,岭南励志社还是属于宗亲性的组织,是以广东省同乡为会员对象。

岭南励志社成立后,活动内容多与中国抗战事迹相关联,整体运作更倾向于一个海外侨胞援助单位。1938年,他们汇寄百封慰劳信给前线的士兵与委员,同时,筹组互助股,为侨众谋取福利,处理生前与善后事宜。明显的,岭南励志社并不只局限于宗亲会而已,其运作模式已逾越宗亲界限,更具政治取向。

巴罗中华义山委员会(1925年至今)

巴罗先贤共花了5年时间,才于1925年争取成功,并注册为巴罗中华义山委员会。

1920年巴罗先贤黄重资就已代表居住在巴罗的华侨,向政府申请土地。由于移居到巴罗的华侨增多,因此申请在火车月台西南边(约1英里的20亩土地)作为义山用途。

由于巴罗人口剧增,1955年再申请另一块土地作为新义山,距离旧义山1公里,同是由巴罗中华义山委员会管理,一直到现在。

华商俱乐部(1934至1990年代)

是巴罗首个非宗亲性组织,成立于1934年,目的是希望可以团结不同贸易伙伴,营造友善的贸易环境,同时也是会员憩息休闲的地方。

从新闻资料中可见,华商俱乐部成立后即为巴罗活动重要据点,地方上重要会议都会在其会所举办,例如1935年筹立巴罗华侨英皇银禧大会筹委会,借由其会所召集不同单位,如桃源俱乐部、育英学校及侨南学校一起筹帷。

与桃源俱乐部及岭南励志社相比,当地居民对于华商俱乐部印象还算是较为清晰的,据居民口述,华商俱乐部在首都花园有购置新店面作为新会所,可惜的是,随着会员老化离逝,华商俱乐部因后继无人,就此停顿。

巴罗筹赈会(1936年至不明) 

巴罗筹赈会是结合巴罗华侨支持中国抗战的工作组成,其成立于1936年,显示巴罗乡民对于中国政治局势发展的关注。为响应1938年于新加坡组成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号召,巴罗筹赈会积极展开各种不同的募款活动,在巴罗掀起一股爱国热潮,各商界如橡胶园主、柅商、屠商等都热烈响应。

巴罗筹赈会是日军入侵马来半岛前巴罗最为活跃的团体,可是自日治时期开始,就销声匿迹,至今仍无法确定停止运作时期与原因。不过,在日治混乱时局,不少组织都进入寒冬期,终至悄悄消失,相信巴罗筹赈会亦是如此。

巴罗青年促进会(1955年至今)

自1955年成立至今,已有61年之久。青年会分为体育股、文娱股及福利股,是现今全柔佛青年团体中最健全与活跃的青年会。

巴罗青年促进会是一个不分族群、宗教、政治的青年团体,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有一个空间,让来自不同领域的巴罗青年们可以互相交流,彼此连系,建立与加强友谊。

1956年,该会向名誉会长罗朋购买位于巴罗童邦莪街店屋,即是现在的会所。之后即聘请陈其祥为座办,专职处理青年会事务,让组织运作更臻完善。

成立不久,青年会即筹组了巴罗首支铜乐队,也是柔佛青年团最早期的铜乐队。

到八十年代末,青年会发展脚步放缓,因为面临人才外流的问题,出现青黄不接的危机,要如何吸引更多青年会员,成了当务之急。不幸的是,2011年青年会会所遭祝融光顾,一切化成灰烬,青年会因此陷入冬眠状态。

2016年,青年会会所终于重建落成。

巴罗福建会馆(1990年至今)

1987年,巴罗华小前校长吴铭富和黄光衍共同倡议成立福建会馆,先是成立“巴罗福建会馆筹备委员会”,再联合章钟伙等人筹备了两年,终在1989年10月9日成功注册,福建会馆正式成立。

成立初期,福建会馆会所坐落在巴罗首都花园的店屋楼上,成立7年后,才筹募款项兴建自己的会所,历时3年,于2000年12月10日欢庆会所落成。除了硬体,会馆的组织架构也相当完整,1993年7月14日设立青年团,以吸引更多青年加入。

此外,福建会馆也非常重视巴罗教育发展,在成立第二年后,就设立中小学的奖学金,鼓励乡亲的孩子勤奋求学;青年团更是进一步推广,于1994年筹办幼儿班,照顾学前孩童教育。

巴罗自愿消防队(1990年至今)

巴罗如此小山城,自开埠以来屡遭祝融光顾,可是镇上却没有消防局,一旦发生火患完全依赖25公里以外的居銮消防队,在远水难救近火下,往往损失惨重。

二十多年来,巴罗乡民在不获有关当局重视下,唯有自救,1980年代在睦邻计划中心安全组主任陈瑞源带领下组织自愿消防局小组。很多乡民不分族群、性别纷纷加入消防队。

消防队组织起来后,开始向有关单位申请援助,例如要求提供训练或消防器材,可是得到的回应是:不符规定,无法支援。然而基于消防队对地方安全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消防队不气馁,四处奔走寻求外援协调,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1997年巴罗自愿消防队获得政府承认,正式注册成立,巴罗也成为居銮县最早成立自愿消防队的市镇。

巴罗自愿警卫团(1995年至今)

由于华人自愿警卫团(Rela Platun)不多,当时的副内政部长拿督斯里黄家定极力推动,终于1995年在居銮县成立8区自愿警卫团,林新海获委为巴罗区主任。

巴罗区现在共有7团,每团团员现已超过50人,有的甚至逾百人。

警卫团每天晚上都会有3名团员与一位警员守夜与巡逻,值班时间是从晚上11点到隔天早上7点,协助警员防范罪案。除了夜间巡逻之外,警卫团义务为镇内大型活动如盂兰盛会、各类宴会协助现场指挥交通。

此外,自1997年起,巴罗自愿警卫团每年都会筹办一些活动,如团员定时受训课程、捐血运动等,以加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