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956
0

巴冬

社团

资料来源:邱克威、蔡慧钏著《淙淙巴冬河——巴冬华人社会发展史》,巴冬:麻属巴冬永春会馆,2019年

在巴冬地区,除了1870年代建立在业缘及地缘关系的两座庙宇——仙师宫与翠美宫,据目前所知同创建于19世纪后期的还有1882年的巴冬永春会馆。巴冬永春会馆的设立对于巴冬乃至于柔北不少地区的永春人群体建构,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最初馆址设于巴冬河口向内陆的第一个码头处,会馆的主要目的就是招徕同乡并供其上岸后暂住。更重要的是,巴东永春会馆创建于柔佛王室统一麻坡之前,对于麻坡开埠初期的永春人群体奠定社会势力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麻坡永春会馆于麻坡开埠后短短七年的1894成立,巴冬永春人群体更是其坚实的基础。

自永春会馆的成立,巴冬闽南人群体就形成了“永春/非永春”的社会结构特征。南安人作为当地永春人以外的最大闽南群体,结合其他闽南人构成“非永春”互助团体。从1932年形成为“非永春”闽南人服务的“福山亭公冢”管理理事会,到1972年正式成立巴冬杉岭公会,如此二分制社会结构是巴冬闽南人群体在20世纪上半叶的基本特征。“杉岭公会”这个以“非永春籍闽南人”为组织结构的社团,正是巴冬闽南人群体这种特殊社会结构的产物。

巴冬最晚的地缘性社团是1974年成立的巴冬潮州会馆。从其成立时间点来看,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巴冬华人社会结构上的某些变化与调整。

此外,与地缘性组织相联系的是丧葬互助组织,包括义山管理和善后互助等。巴冬地区的义山也集中体现其方言帮群社会结构的特殊组织方式,即闽南人二分为“永春/非永春”。永春人的义山“永春公冢”由永春会馆购置于1928年;非永春闽南群体的义山“福山亭公冢”设置于1932年,最初由一个管理理事会负责,1972年以后才正式由杉岭公会接管,由于这个群体以南安人为主,民间又称福山亭公冢为“南安山”。然而在约1930年以前,当地华人主要葬于仙师宫后的义山,这是当地最早的义山,民间称作“老山”或“老冢”。老山分为前后部分,较近仙师宫的前部分为“潮州老冢”,其后部分为“福建老冢”。这里的坟墓主要为20世纪初至1930年代,其中几座较早的1890年代,另也有少量的为1940年代。最后,1933年购置“中华义山”,然而其时并无多少人安葬于此,直至1946年成立中华公会,并由其管理中华义山;这是巴冬全体华人的丧葬地。

丧葬互助组织的另一种形式为助葬社团,或称“善后互助”,其功能包括资助并协理丧家的丧仪。巴冬华侨父母会是属于整个巴冬华人的助葬社团,成立于1938年以前。根据民间口述,大约20世纪初左右当地就已经有“父母会”,但1938年以前并无具体的历史文献记录。

与此相联系的还有一些互助与福利组织,如“巴冬福建公普”和“中华国术协进社”。前者成立于1951年,是当地闽南人群体的中元节庆赞活动组织,负责一年一度的中元节祭拜活动。后者成立于1960年前后,最初原只是一个民间自卫性质的社团,由一个武师教练指导防卫术。这个社团成员多为潮州渔户,正是这个潮州群体在1945年万惹人进犯屠杀华人的时候起到了关键性的防卫作为,并有效地击退万惹人。

巴冬华人社团的另一种纽带形式为业缘性,主要是渔业公会。巴冬渔业公会成立于1968年,是柔佛州第一个成立的渔业公会。其成立公会的目的主要是保护渔民的各方面利益。

另外还有华人的社会代表性组织。最初是1927年成立的和春阁俱乐部,其宗旨就是作为巴冬华人的代表社团参与麻坡等地的华社团体活动;何况根据1931年的报道,当时确实就指定和春阁俱乐部为巴冬华人代表主持解决巴冬的学校合并事宜。和春阁俱乐部的活动时间大约至日据时期为止;二战以后,1946年开始便由巴冬中华公会作为巴冬华人的代表组织。而后跟中华公会关系密切的还有马华公会巴冬区会的成立,由同样一批人于同时间内,紧扣着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上的领导地位,跃升成为巴冬全体华人的代表。

从某个程度上,和春阁俱乐部的组织带有较强烈的永春人色彩,而中华公会则由“非永春”群体所领导。因此以日据时期为分界,巴冬华人社区活动及社团领导的成分来看,可以较清楚体现出从“永春”向“非永春”的势力转移。

最后是关于族缘性纽带。从社团组织形式也能部分显示族缘纽带与其他社会纽带关系相交织的迹象。比如20世纪初已是永春会馆理事的林时,百余年后其孙辈林意、林颂成仍担任会馆理事会的核心职位,如前者为署理主席、后者则为副主席。这些都在向我们显示出,族缘地缘等纽带关系实则牵扯着整个社会关系的维系,其中的千丝万缕,牵一发而动全身。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