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邱克威、蔡慧钏著《淙淙巴冬河——巴冬华人社会发展史》,巴冬:麻属巴冬永春会馆,2019年
真光华育学校由3间学校组成:华育学校、中山学校和真光学校。1926年由吴贞吉、林宸谋、张番来、陈世锦等和春阁开会倡议,出席者附和,即席筹得善款1千元为开办费,创立公立华育学校,吴贞吉报销校地和起住宅为校址,并于1927年6月正式开课。初期学生有40名。首任校长为郭傅甲,首任董事长是林宸谋,副董事长是吴世贞,财政为永兴号,名誉校长为林彬卿。
与此同时,1931年,张茂陞、李育民、罗琳吉、罗逸修、张子玉、刘奋初、陈少仪、罗耄君等倡议办学,筹募善款,且为纪念孙中山,即命名为中山学校。随后,也许是因经费和生源问题,华育学校和中山学校商议合并,并于1936年达成协议,因为华育历史较长,故校名沿用,不仅中山学校其他校具也会搬到华育学校,中山学校也会改名中山阅书报社,暂时附设在后者校园内。另,众人也在会议中决议,往后巴冬一英里内,应防止他人再开学校,以免破坏两校合作精神。
1936年,林国胜校长接任,年久失修的校舍因狂风暴雨全座倒塌,学校暂时租用民宅上课。1942年,日本入侵马来亚,日军驻扎华育学校,故学校不得不停办。1945年10月8日学校复办,但校内家具皆被破坏,通过董事长许坤炎和热心商家重新整顿学校设备,同时,林国胜回来继续担任校长,直到1974年荣休,是该校在职最久的校长。
学校曾数次向政府申请津贴都失败告终,所幸于1953年,在柔佛州教育局及麻坡华小视学官陈华耀的指示下,华育学校与巴冬长老基督教会的真光学校合并,改校名为真光华育学校,获得教育局一半的薪金津贴,随后,1958年,学校获得全部津贴,学生享有免费教育。1962年是该校全盛时期,学生人数高达847名,教师25位,共开20个班级,分为上下午班上课。
纵使现今学生人数不比60年代全盛时期,但作为巴冬区最大的学校,该校仍肩负教育村镇学子的重任,培育众多学子。
华明学校创立于1927年,位置在武吉摩,由林孝铭、林宸谋、陈世锦等倡议,在热心人士黎国、梁振、林庆、颜金环、聂炳等支持下,建成初期校舍,有3间课室和1间办公室,学生只有几十人,在复级下上课。
50年代和60年代初,学校曾停办高小课程,学生须到巴冬真光华育学校读书。一直到1966年,魏文荣掌校时,才复办高小班。1969年3月26日举行新校舍落成典礼,当时的副教育部长李孝友主持开幕。在1980年,董家协和热心人士成立建委会,筹得5万9千元左右,当中包含教育部津贴1万5千元和乡村发展部8千元,拆除陈旧校舍,建成B座新校舍,有教室6间,于1981年竣工。2016年,顺应时代变迁,学校增设幼稚园,为学生提供学前服务。
1938年,由当时私塾老师苏瑞新倡议,颜竹、苏用固、周文帆、胡永发、陈南柱、林才色、黄贞增、黄其端、黄衍伊等人合力创办启新学校。
1939年,学校先在现今校址对面的店屋二层租借3间屋子为临时上课地点。这一排店屋是由周文帆和颜竹建成,一共有6间,是巴力峇九最早的店铺。1940年,周文帆、苏用固等人筹募建校基金,新校舍在同年完工,有1间礼堂和2间教室。1941年至1945年因日军入侵马来亚,学校停办,于1946年复办。
1957年,受火炬运动的影响,学生激增,教师不敷应用,故暂时租借对面店屋二层上课。1958年兴建4间教室的新校舍。由于校舍年久失修,2015年,学校开始重建校舍,以提供最佳的上课环境和设备予130名学生和16名教职员。
二战后,巴力温那渔村中儿童日增,故此南亭寺诸位董事,决定创校办学。由许荣旋、许天平、陈金德、沈长祖、蔡侗松、蔡仁炎、蔡东木、蔡余金、黄翼初、黄铭周及曾耀木诸先贤成立建校筹委会,南亭寺善财佛将香油金8千余元悉数拨为建校基金,加上董事与各方善心人士的捐款,终于在1947年创建善才学校。校名取自善才佛爷之名,以感念其创校兴学之举。
1958年,学校接受政府津贴,为半津华文小学。1956年,随着火炬行动展开,学生人数倍增,原有的2间校舍已不敷使用,董事会乃恳请南亭寺筹款7千余元,增建2间新校舍,于1959年建成,当时麻县华校督学郭景陶莅临剪彩。后来除了南亭寺的资助,学校也获得教育部的拨款,逐渐提升学校设备。1962年,该校学生人数达到200人,教职员有12位。
1983年,南亭寺主持兼董事长拿督许天平倡议建新校舍及大礼堂,于1987年竣工。1987年12月11日,柔佛州摄政王东姑马哥达莅临,并主持新校舍的开幕仪式。此后校务蒸蒸日上。2000年,新校舍正式启用,同年,学校开始改为全面电脑化及精明化,并全面采用精明化概念进行教学,为麻坡县第一所精明学校。至今,该校已是一间设备十分完善的小学。
育明学校位于已经断流的巴力波内(Parit Pulai),是巴力槟榔实里务的明新学塾和巴力三仕的育华学校合并而成。1936年,两校董事部决定合并为一,并且改名为新华学校,取自两间学校的校名。林大森捐赠一亩地,作为新校址,也就是现今位置。当时邀请了张开川、林彬卿、林太宗等侨领为新校舍主持开学仪式。
合并以后的新华学校有60多名学生,分成3班上课。当时只有初小课程。二战时期,学校停办,1946年才得以复办。1950年代初,在当时的陈华耀视学官的建议下,新华学校改名为育明学校,校名也是取自前身的2所学校之校名。1962年,该校接受政府津贴,成为国民型华文学校。此后,学校多次获得政府拨款,加上董事部和家协的支持,逐步改善学校的基本设备。1975年,学校开办5年级,隔年开办6年级,学生不需前往巴冬求学。
2014年8月6日,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与麻坡发展华校工委会代表到学校与董家协进行交流,麻坡发展华校工委会主席拿督辜金强建议学校搬迁至新山人口稠密地区。因为学生家长一致不同意搬校,该校董事会即婉拒此建议。
林蒙学校坐落于巴力林蒙,原来是叫公立华侨学校,于1939年创办。创校发起人为郑美金、林金谋、黄信女士、郑奕开和王信英等人。郑美金捐献半英亩的校地,再得地方上热心人士鼎立捐助,2间教室,1间办公室及2间教师宿舍终于落成。1942年日据时期,学校一度停办,1945年日军撤退后,学校才得以复办,林嘉定任董事长。1958年,叶纪华掌校,学校接受政府全部津贴与管制,并改名为林蒙国民型华文小学。
在1976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加至60余人。教育部谕令增办5和6年级,1977年迎来首届6年级毕业生。在1976年至2013年期间,学校陆续获得政府拨款,还有董事会、家教协会及其他善心人士的支持,逐步修建校舍和增添设备。
2013年1月6日,家协与董事会同意拆除旧礼堂,兴建新校舍。2014年3月,综合大礼堂及多用途教学楼完工,一共耗资马币85万。2016年10月27日进行开幕典礼,由拿督颜重城太平局绅莅临。
巴力丁雅原来3间私塾,后来林友艾(又名林友苍)捐赠其板屋,新民学校得以在1930年创立。从创校到1976年,新民学校仅开办初小课程,欲继续升学,需要到巴冬真光华育学校上高小课程。在1977年,通过董事会决定,增办5和6年级,以吸引更多学生。
2012年,新民学校荣幸得到余仁生“一年一校”计划的赞助,并在9月15日于麻坡中化中学举办千人宴的筹款活动。此外,在政府资助及一批热心华教的善心人士的支持之下,该校终于在2013年8月2日重建1栋2层楼的6间教室,于2014年年尾竣工。
1922年,位于巴力武叻的文林学校原为一所私塾,租用民宅充当学堂。在二战期间,学堂被破坏,施文才借出个人私宅充当临时教室。直到1946年,吴家栋以优惠价格让出1英亩的校地,学校才得以重建。直至50年代,傅汉池掌校后,正式定名为文林学校。
当时,仅有教职员2位,及数十位学生,教室非常简陋,学生主要是来自巴力浮龙眼至双溪波内的。1970年,在董家教极力推动下,增设高小班级,并于1971年举行第一届高小毕业典礼。当时3至6年级的学生上早上班,而1至2年级上下午班。1986年,陈育象从巴冬真光华育学校调任到文林学校当校长,并延续林亚旺校长之策划,继续与董事会颜添水领导之家协及校友会精诚合作,且在社会贤达的支持下,先后建成了附设灯光的篮球场,雨盖走廊及校内柏油路,学校面临学生逐年递减的困境,由于该区华裔子弟陆续搬迁,学生人数已由原有的180多人,逐年减至110多人。
2010年获得联邦教育局的批准,重建课室委员展开筹募基金工作,2011年6月开始重建工程,2012年7月竣工,学生得以在新校舍上课。
巴冬永春会馆的署理主席——林意,其养祖父林时,曾是巴冬永春会馆的理事之一。二战前,林时在巴力加心港边有一间大宅,大宅周边有几点住户,是当时的一个小村落。此大宅仅剩下花园的拱门,上边显示建筑年份1917年。
林时曾聘请2位来自集美的男老师,来大宅居住。他们一位是教文化,一位是教武术,专门教导林时的独子——林美焕,字冬彩,也就是林意的二叔。二战后,林美焕在大宅里面开办了一间新式小学,叫华侨学校,由他执教。课室就在主屋区的大厅,里面摆放着一排排的桌椅,黑板挂在主人房房门旁。当时学校约有十位学生,都是来自周边的住户的孩子,男生或女学生都可以来上课,故此林意的姐姐曾来此上学。学生通过大宅外,靠河流一侧的楼梯,走进主屋区的大厅上课。
当时林美焕使用新式小学课本,教师仅他一人,包办所有课程,例如:《公民》、《常识》、《国语》、《算数》、《尺牍》等。在双十国庆及儿童节时,林美焕会带着学生,采集大宅四周的野花野草,制作一个花门,放在楼梯入口处。另外,他还会派发糖果和饼干给学生们,及搭配中国茶和锡兰茶。
1948年,林美焕因肿瘤在家中去世,享年28岁。华侨学校在他去世后便关闭。
二战前,郑元势发起成立私塾,暂借李宗帅的木屋上课。该私塾运行了有3至4年,日军来到时,私塾关闭,二战后,随即在巴力波内成立育贤学校,校舍是一间亚答屋,郑元势任董事长。学校采全日制,上课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该学校学生主要来自巴力槟榔实里务至Parit Tarom,刚开学,1年级就有50位学生。可是在巴力温拿开办善才学校后,生源被分散,学生人数逐渐减少,约1949至1950年学校就关闭了。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