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宏、朱慧榆、唐子轩整理

士乃华小位于士乃埠门牌十一号第二巷(No. 11, Lorong 2, Senai),于1937年创校,发起人为林名秀、陈崇添、黄子松、蔡月初。据《士乃华小创效一百周年纪念特刊》记载,早期士乃共有两间华文小学(启智学校及士乃学校)。1937年,两间学校合并,在士乃华小现址建立了中正公学,由陈问樵掌校,黄子松担任董事长。自此以后,中正学校为士乃埠上唯一一所华文学校。1953年,中正公学奉教育局之谕令,改名为“士乃学校”。1958年,学校再度在教育局的谕令下改名为“士乃国民型华文小学校”。时至今日,士乃华小已发展成中型学校,全校共660名学生,其中华人占比较高,其他民族包括马来人、印度人、卡达山人、伊班人。由于士乃只有一间华文小学,没有印度小学,因此士乃新村和各花园的华人小学生与印度小学生都会到士乃华小就读。
2012年9月,为了让年轻一代有机会认识及了解士乃先贤南来创业、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们为士乃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与牺牲,时任校长梁慕萍(任期2008–2014)决定与士乃国民型华文小学董事部及家教协会共同策划筹建历史文物馆。经过两年的筹备,士乃华小文物馆于2014年竣工,并于同年7月24日举行开幕仪式。据校馆工作人员介绍,馆内不仅展示了士乃华小的校史发展,也珍藏了反映士乃地区历史脉络的多项文物。这些文物多由士乃新村村民及社会善心人士捐赠,充分体现了社区民众对教育与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视。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