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1,370
0

士乃新村

宗教

曾建宏、朱慧榆、唐子轩整理

恒顺港福德正神大伯公庙

恒顺港介于士乃、泗隆园一带。19世纪柔佛港主时代,“恒顺港”被称为“兴顺港”,后因移民方言群的转变,从“兴”字变为“恒”字(潮语“兴”(heng)字与客家“恒”(heng)字为同音)。

据现任主席梁国忠介绍道,在1866年至1871年期间,士乃开始发展起来,许多人开始进入士乃做生意。早期士乃没有房子,只是作为港口供人们做生意(既如今古来山链接古来河至新山),之后慢慢往上发展才有古来,沙令等。当时只有士乃是繁荣区域,古来等区域还未开发,因此人们都聚集在士乃。一开始,以潮州人拜玄天上帝为主。直到70年代,甘蜜种植不是很理想,另一个港主买下港口(年芳1872年)。据说是西班牙人在1872年买下港口,但由于不会管理,因此委托士乃人帮忙打理港口。打理港口的人为客家人,因此开始吸引客家人进入士乃,而他们进入之后也想要拜祭自己的神,因此把玄天上帝请回去,请入大伯公及其他神明。

恒顺港福德正神大伯公庙的宗旨是以推广历史为中心。据现任主席所述,创庙会长蔡明星先生一直以来都提倡把信仰与历史分开。庙宇会寻找政治人物当顾问代表,因为政治人物看待事物的视角不一样,他们看到更多的是历史方面的文化,有助于推广庙宇的历史。但必须遵守一项原则,即绝不谈论政治课题。

据现任主席表示,旧址古庙神相因被人泼漆,整座神庙破气失去法力。之后神庙负责人决定重新建一座庙,然而新庙牌匾上却写着1817年,直至如今就表示有200多年历史,比新山的古庙的历史还要悠久,因此让理事们陷入疑惑。之后理事们找到一位博士讨论,认定1871年是距离古庙建立最接近的年芳,因此把原本的1817年改成1871年。

在庙宇重建1年多后,政府要在此地建高速公路,在建造过程中屡次出现问题,因此他们到庙宇旧址祭拜,之后在旧庙附近挖出陶瓷文物(报章日期记载2004年)。如今庙宇依旧会在早上8点至徬晚6点开放给大众前往祭拜,有时也会看到马来及印度同胞前来祭拜(马来人拜拿督公)。但现主席表示,他们不允许外劳拜,其原因是需要诚心的人才能祭拜。据主席表示,士乃一共有三间大伯公庙,许多士乃新村村民并不知道恒顺港大伯公庙的存在,反而只知道另外两间庙宇。不过,在举办了第一届歌唱比赛及经过FB坚持不懈的宣传后,现在逐渐有更多人发现这间大伯公庙。

士乃三山国王庙

士乃三山国王庙,又称“三山古庙”,香火源于河婆,迄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依据“霖田都三山国王显灵史迹”之记载,三山是河婆揭西镇北面的三座山,分别是明山、巾山、独山,简称为“巾明独”三山。三山国王原是这三座山的山神,因为显灵,有了庇民获国的功绩,因此被朝廷封为护国公王。

士乃三山国王庙创立于1946年,理事会则是于1993年正式注册成立。根据庙里的记载得知,士乃三山国王庙的香火是黄顺庭从中国潮州河婆揭西三山国王庙接过来的。从张智海于1947年所志的匾额内容及士乃村民黄绍明先生所提供的资料可得知,士乃三山国王庙是由黄子松、韩江、张智海及黄汉婷等人于1946年联合发起筹募建立。当时的三山国王神袛乃安奉在士乃大街门牌6号蔡协昌杂货店内,因受到活动空间的拘束,许多信徒都提议建庙。经过全埠人士开会议决后,他们便委任张智海和黄汉婷为筹募专员,前往各地进行筹募。然而,在建筑庙宇的过程中,却因某些缘故而搁置。

据士乃三山国王庙官网所记,这间古庙在四十年代初期时并非是一间庙,而是一间叫做中正公学的学校(如今的士乃华小)。1947年,中正公学为了解决课室不够用的难题,于是举办一场筹建新校舍的筹募活动。尽管三山国王庙的建庙计划被搁置,黄顺庭等人仍拔出2千元捐给中正公学建筑课室。中正公学董事部为了感谢他们,拱让出上街场的旧校址,将中正公学分校土地捐给三山国王庙筹建委员会。之后,委员会便开始将校舍改为庙宇。终于,庙宇于1947年12月竣工,同年12月11曰举行国王陛殿仪式(入庙庆典)。 1996年,该庙进行第二次重建粉刷,使得庙宇变得更有规模。2008年,因市政府要扩建大道,庙宇的牌楼被拆除,而庙宇也面临着被拆除及迁移的困境。 2011年,庙宇觅得士乃新村一巷尾处的地段重建,也就是如今的地址。2016年,该庙将神明迁入新庙,开启新篇章。

真空教道堂

士乃真空教道堂曾是老士乃口中的“鸦片馆”或“白粉窝”,住的都是人们口中的“鸦片佬”。这里是吸食鸦片者的聚集处,但聚集在这里的多数都是已经走投无路、妻离子散、想要重新过生活而下定决心戒烟的人,更贴切的说,这里其实是“戒鸦片馆”。在士乃二三十年代的繁华时期,烟馆、妓院、戏院、赌馆处处林立,许多人因吸食鸦片而闹得妻离子散。士乃真空教道堂当年以“无药济世”的方式,倡导吸食鸦片者戒烟,以恢复原有的生活。然而,真空教让戒烟者和病患通过跪拜、静坐、饮茶和诵经等方式来活动身体、舒筋活络以保持身体健康,在没有使用药物的情况下为他们解除病痛,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和开朗的心情。而且,道堂秉持着“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心态,为他们提供自然的疗法。目前,道堂已经没有戒鸦片的服务了,惟有保留修道的健康法门。目前的堂友以乐龄者居多,少有青年到此修道。

士乃真空教道堂于1919年由苏文龙从泗隆搬到士乃新村(No. 45, Lorong 3, 81400 Senai, Johor)。初时,道堂只是一间简陋的亚答屋,较后亚答屋经多次修筑及重建,包括1960年获当时的国会议员曾崇文的拨款筑建锌板、1980年获当时的新加坡真空教联合会主席林玉润协助重建。早期的道堂,除了有提供外地男、女堂友歇脚住的道房,还有一排6间房的宿舍,让从海南港、上泗隆、下泗隆、罗斯谷等一带前来戒鸦片的人居住。道堂在林玉润的协助下,于1985年至1993年开办幼儿园,象征式征收5令吉学费,为附近村民的孩子提供受幼教的机会,同时也设立儿童歌舞团提供培训机会,让孩童发挥所长。歌舞团曾经受到邀请到吉隆坡、邦咯岛、新山等地进行表演,同时也曾参与义演筹款活动。

2000年,士乃真空教道堂接获通知,须搬迁至他处让道发展,理事会在各方协助下,在古来沙令建设了另一间道堂(士乃优美城真空教道堂),做好了随时搬迁的准备。然而,较后因各种原因,位于三巷的士乃真空教道堂最终获得继续保留,机缘巧合下就有了两间的道堂。目前,两间道堂分别由蔡明酒和黄思雄担任主席,以方便士乃、优美城和沙令一带的道友活动。

在30年前,真空教道堂曾开幼儿园班,但多数长大了就不再回来。曾经道堂附近也有种茶叶,但政府把地收回去了,而之前都是自己种茶叶以供道友饮茶,戒鸦片。在饮茶的环节,清茶是用来强制戒烟者大量饮用,直到呕吐,以净化身体。根据真空教道堂理事会副总务—刘永生的说法,如今,士乃真空教道堂经常关着门,因为新村的治安并不好,担心会进来小偷。但若他有在道堂里,有人想过来拜,他都会协助开门。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