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1,791
1

直凉
Triang
彭亨州百乐县
Pahang, Daerah Bera

  • 简介

    作者Author:廖文辉 Lew Bon Hoi

    文字整理自廖文辉编《直凉华人志暨资料汇编》(加影:新纪元学院,2013)

    地名

    直凉之名源自河流。在直凉的东边是一条蜿蜒南向的河流,名为直凉河(Sungai Triang),其源头为森美兰的日叻务,是彭亨河的支流之一,直凉的命名即以河得名。早期依据中文对音,曾经名为“地利安”,直凉则是闽南对音。其英文拼写为Triang,马来文拼写则是Teriang。1446年,暹罗第一次犯境攻打马六甲,即联同其属国彭亨通过彭亨河,沿直凉河,并在麻坡遭遇马六甲军队。

    人口

    直凉所属百乐县2010年最新的人口普查显示,巫人共计52,410,华人共计23,452,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华人集中在直凉。直凉的华巫人口分别为5,475和896人,印度族群则为273人,华巫比例悬殊,三大族群中华人约占82%。

    开埠

    到直凉落户的华民,有各种管道可以进入,有者先到马六甲,再辗转从森美兰的马口(Bahau)进来,有者沿着金马士(Gemas)通直凉的铁道步行或乘搭火车抵达,有者沿着直凉河乘船进入,也有从霹雳进来的,甚至有以大象为交通工具抵步的,不一而足。但是最为便捷的通道是从日叻务乘船顺流而下,半天可抵直凉。

    直凉的开埠约略时间,根据一本保留至今的账簿来加以推断,肯定有至少百年的历史。这本账册为较早抵达者福建安溪的廖印所有,其最后一页的日期为1913年。他本一介草民,在直凉开荒,少说需三五年的光景方能累积足够的资本开店营业,他经营的杂货店后来因为赊账而倒闭,这个过程恐怕也需三五年光景。故此,合理的推断廖印的到来直凉,应该是1900年左右。

    籍贯

    彭亨的福建人为少数群体,但在直凉情况刚好相反,由于最早一批移入直凉者以闽南人为主,故此逐渐形成闽南人聚集的村落形态。至于广东人和客家人则分据第二和第三大方言群体,而广西和海南人则为少数群体。

    在开埠初期,闽南人主要居住在直凉河的对岸(当地人称“过港”,闽南语为对岸的意思),而广东人则分布在铁道不远之处,海南人则散居在巴也朗(Payalang)。闽南人多务农、经营杂货店和树胶买卖;广东人多数以运输和伐木为生,并逐渐形成商业市坊;客家人则经营洋货、金铺和打白铁;海南人则经营咖啡店和茶餐室。

    直凉华人人口虽以闽南人为主,但其它方言族群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尤其是客家人在直凉文教领域的建设和推动。1921年代直凉学校创办的其中一位重要校董即为客家人何子声,他创立德安和药房,兼营实业,除了办校,他也是直凉义山经营和赈灾的前导。直凉华侨中学董事长何平波和校长余天演,皆是客家人。余天演担任校长之时,在他领导下,吸引了不少客籍老师前来任教和执掌校政。直凉在1950年代中小学分校以前,校董和校长皆以客家人为主。客籍人士在直凉经营商号的也不在少数,如药材洋货的有同生号、德安和号、万春堂号和公昌号;摄影业的有光艺号、美光号和新光号;当铺有广德当、裁缝有新光号、白铁新昌号。

    直凉早期有个海南村,有海南人开垦的垦场,还有间颇大的板厂,后来才转手到闽南人黄重吉手中。当地父老曾谓,直凉大街四十多间的店铺中,有十间是由一位名为凌开忠的海南人所建。海南人在日据时曾遭集体屠杀,战后海南人自组中元普渡,这些都可见海南势力的一般。

    姓氏

    直凉以陈、林、苏、廖和余为五大姓。直凉余、苏和廖姓,从战前各自已存在一间宗族共同膜拜的庙宇推断,表示当时已有相当数量的族人移居于此,并将宗族膜拜的神祗带来,以解决宗教信仰问题。

    如果以《直凉义山记录簿》所记录往生者姓氏统计分析来看,在总共163个姓氏中,陈林二姓总人数分别占据前二,苏姓第四,廖余两姓则位居第八和第十,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五大姓的说法还不完全以人数多寡来决定,还视该姓氏对地方的影响。苏姓从苏献杯到苏呈澜兄弟向为地方乡绅,对地方多有贡献,即是典型的例子。而廖余两姓,则在战前已经有大量宗族移居此处,对地方有一定影响力,故此被视为地方大姓。

    直凉华侨义山墓塚登记簿(1946-2002)前十个姓氏统计比例表

    姓氏 数量(人) 百分比(%
    224 13.46
    139 8.35
    86 5.17
    83 4.99
    82 4.93
    75 4.50
    61 3.66
    60 3.60
    45 2.70
    43 2.58

    在五大姓氏中,廖姓最为特殊。廖姓比例之高,同时也印证直凉父老五大姓的说法,也说明了安溪官桥善益廖氏战前宗族迁移直凉的事实。直凉廖姓的开拓先驱名为廖印,本家祖上卖药为业,十一二岁就跟随父亲浪迹江湖到各省卖药。抵达马来亚后先到峇当加里(Batang Kali)工作,之后才到直凉落户,干起买卖草药的老本行。经过几年的打拼和积蓄,就拿钱雇人垦植,由于人手不足,他先后两次回中国招揽族人,随他南来的亲戚颇多,计有廖滕、廖尚和廖泉等人。几年后,廖滕一伙又返乡娶亲生子,多年后也索性携带家眷南来。如此类推,经五代人上百年的繁衍,少说也有上千人以上,且大多数现今还在直凉居住。

    图1:直凉廖氏族谱草图(之一)

    图2:直凉廖氏族谱草图(之二)

     

    图3:直凉新村草图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