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邱克威、蔡慧钏著《淙淙巴冬河——巴冬华人社会发展史》,巴冬:麻属巴冬永春会馆,2019年
巴冬的开埠和锡矿有很大的关系,从依布拉钦在1871年的游记显示,巴冬区在1869年开始进行锡矿的开采,至1872年间,该区已有20个矿场。作为一个新兴锡矿开采区,巴冬吸引了大批的华人头家和新课的到来。后来巴冬区的锡矿开采还在持续。1915年《柔佛宪报》显示当年武吉摩有7个锡矿场,为陆佑和Neo Ong Hi持有,总计逾500英亩。推测1869年锡矿工人约400至500人。另外可以提出的一点是,1955年,《海峡时报》的一篇报导显示,该区域的锡矿开采还在持续,而且范围逐渐扩大。这是因为在锡矿中发现了铌铁矿(Columbite ore),一种黑色的矿物,价值比锡矿高5倍。铌铁矿在战前无所作为,但二战后被使用作不锈钢电焊机的涂料,以及用来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引擎。其价值愈发重要,在巴口每个矿区开出来的60担铌铁矿和锡矿的混合矿中,有30%至40%是铌铁矿。
这使得来自霹雳和雪兰莪的华人矿家巨头,纷纷来到麻坡-永平路段开采锡矿。1955年,在巴口区(Bakri Mukim)、巴力峇九区(Parit Bakar Mukim)、红桥区(Seri Menanti Mukim)、巴冬区(Parit Jawa Mukim)、柔叻区(Jorak Mukim,现今的Bukit Pasir Mukim)和亚逸依淡区(Ayer Hitam Mukim)有470英亩的矿区,之后会有230英亩的矿区将被开发。巴口的杜渊,也曾在那一带开采锡矿。
武吉摩的石矿开凿历史也很悠久,但早期记录也不太齐全。相信是先开采了锡矿,才逐渐发现该区的石矿丰富。1890年运行的麻坡铁路,在1913年增设16个石渣车,相信是在增设巴冬至武吉摩的火车轨道后,来作载送石矿和沙子至麻坡市。这即表明1913年开始,武吉摩的石矿厂已开始运作,主要出产花岗岩,20世纪上半叶,石矿的开发主要由政府工程局负责。
武吉摩早期还有一些原籍广西的矿主和矿工,集中聚集于仙师宫大门前的一条小分岔路内。1950年以前,有英国人主管石厂,印度矿工达一百余人,另聘一位华人工头——梁振,一直承包开采石矿20余年,直至1970年代以后转为私营。可见武吉摩石厂的开采颇具规模。根据徐清爽在1963年的采访,当时武吉摩有3座石厂:一座是政府设立,余为私人林礼添及麻坡石厂公司。
石厂一个星期会炸石几次,每次炸石,警察会暂时封锁石厂周围,吹哨子提醒石厂周边的居民自行躲避,防止被飞石砸伤。其中用小炮炸数十粒打不碎的大石,是最为危险的一环,因炸石过程中,石头不规则地四溅,杀伤力极大。石厂工作环境艰辛,工伤是常有的事。即使看似简单的“喂石”的一环,工人也因长时间处在石尘厚重的地方,容易得到石肺(属于肺痨病的一种)。
石厂工作以承包制进行,一组矿工通常是一起工作,以不同形状的工牌计算工作量,然后平分工资,一般一个星期结算一次工薪。现今武吉摩石厂还在运作,其产量仍相当可观,而政府的石厂目前由Apex Granite Sdn.Bhd.承包,工厂已用机器与外劳替代本地工人。
19世纪末,巴冬区最早是马来人和爪哇人进行垦殖。巴冬酋长哈芝惹巴最初种植蔬菜,在得到利润后,随后投入椰子种植。在1916年,苏丹宜伊布拉欣和柔佛总顾问官也意识到若增建麻坡铁路到峇珠巴辖,麻坡至峇珠巴辖海岸边的椰子园能带来可观的收入。可见,槟榔和椰子种植业是当时的巴冬区最为盛行的经济农产品。与在麻坡河一带,华人盛产甘蜜和胡椒的情况截然不同。
巴冬区的华人小园主主要种植栳枳、椰子和橡胶,而且大多是福建人。栳枳或老枳即是槟榔。柔佛所生产的槟榔,平均每年,每英亩可以生产5担。随着汽车工业在1896年崛起,天然胶的需求大增,在1900年以后,经英殖民政府介绍,橡胶也逐渐地取代了其他经济农产品,最初是大型种植园转向橡胶,形成了1909至1910年第一次橡胶种植热潮,受其影响,马来人和华人小园主也纷纷开始种植橡胶。在1907年,欧人种植园进入麻坡县。巴冬区最大的特征在于,大多以小园主方式经营,大型种植园比较少。也因为小园主经营模式盛行,家庭成员是他们最重要的劳动力来源。1972年,马来西亚地小园主种植了651,686公顷的橡胶园,柔佛境内占了100,211公顷,全马排行第二。1970年代巴冬区有3间橡胶店,即武吉摩的南丰和巴冬市区的2间振源和新合和,通过小收购商到各处收集这些小园主的胶片或胶杯,送到这些橡胶店,累积了一定量以后,再送去橡胶厂,如麻坡的南益、益合、万成丰、复兴、保兴及峇珠巴辖的炎方(南益的子公司)等。
在1960年代,油棕开始在巴冬区出现,到1980年代,因为油棕价格上涨,小园主大多都转向种植油棕,这一区高达80至90%的经济作物都是油棕,橡胶在巴冬基本已被淘汰。油棕种植不似橡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年来,油棕园的工作环境有所改善,罗里可以驶进芭里收油棕。以150英亩的油棕园为例子,以前需要5至6人进行收割,如今,3人就可以收割完毕。巴冬区的沿海土壤和丘陵地分别产出有些许差距的油棕果,巴力加玛到峇珠巴辖的沿海一带,土壤是泥炭土(Peat Soil),较为松软,水分含量较高;巴冬内陆的丘陵地土地较硬,排水速度比较快,一般种出来的油棕果产出的棕油品质好一些。
相较于其他经济农作物,种植油棕的手续并不繁琐,1年施肥4次,定时清除杂草,2个星期收割1次,收入也相当可观。故此,对于巴冬的华人而言,种植园的收入不再像以往是主要收入,许多小园主会另有正职,并聘请外劳来在油棕园工作。
1980年代以前,巴冬的油棕大多是送至雪邦、永平、居銮和古来的棕油厂。1982年,麻坡棕油厂公司(Kilang Sawit Muar Berhad)在Ayer Manis成立后,接收了巴冬周边99%的小园主的油棕,主要生产毛油(Crude Palm Oil)和精炼油(Refined Palm Oil),然后再送去巴生港口或巴西古丹港口的炼油厂加工。
现今,麻坡县一共有4家棕油厂。
民间大多把巴冬市区以西称呼为班底(Pantai)或海边,和巴冬大街或车头(十字路口一带)做区分,分界线以油站作为标准。早期潮州渔民大多是居住在油站往海岸这一段路的两旁,平时骑脚车到海边捕鱼。而海边(今巴冬渔村范围)在1970年代以前,已有6至8户人家,周边都是红树林,原来的巴冬河道也并非现今位置,而是现在翠美宫戏台一处。
约在1978年,巴冬油站对面的地段兴建新型的排屋,影响了许多租户,须搬离该处。为此,翠美古庙开放在海边的大片地段,让想要租借该土地的华人进行抽签,抽到者即能够以优惠的租金成为住户,自此才形成了现有的华人渔村之规模。而在经过了水闸,才是以马来住户为主的村落。船只停泊处也是有显著地区分:在巴冬渔港的北边是华人渔船占多数;在南边则大多是马来人渔船。巴冬的华人渔夫一般都拥有自己的渔船,他们会另外聘请马来渔夫,一同出海捕鱼,工薪是在总收获量上,每名渔夫抽取10%至13%。
此外,巴冬还有柔佛西海岸仅存一间的木船制造厂,商号为“阿财”,老板是来自麻坡巴口的陈义。早期巴冬没有这间船厂时,都是去麻坡订购船只。陈义在麻坡峇加利亚的船厂当学徒8年,当时很多工匠会前往新加坡丹戎禺万春坊的木船厂工作。而陈义在30岁左右,选择来到巴冬海边开办造船厂,是该地首间船厂,有近40年的历史。
巴力温拿的潮州渔民大多来自潮州揭阳凤尾乡,以前有56户渔民,大约有50艘大小渔船。在1980年代以前,他们捕到的渔获,大多都是通过罗里送去麻坡大马路巴刹,如蔡财利鱼行。1980年代起,因巴冬巴刹的鱼价比较好,渔民纷纷把渔获送去巴冬。1990年以前,罗里司机是来自麻坡,1990年以后转由巴力温拿的许建华负责,这时的运输费提高至5%。
以前巴力温拿渔民大多是去麻坡土油栈附近的造船厂订购渔船,其关闭以后,就到巴冬造船厂订购。但是自80年代末起,越来越少华人愿意从事捕鱼业,很多华人把渔船卖给马来渔民,故巴力温拿的华人渔民正在减少,反之马来渔民逐渐增加。2018年,这里仅剩下7至8艘华人渔船。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