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3,412
0

北干那那新村
Pekan Nanas
柔佛州笨珍县
Daerah Pontian, Johor

  • 简介

    作者 Author:廖珂盈 LIAW KEI WING,洪晟 ANG SENG,李欣棋 LEE SIM KEI

    北干那那新村(Pekan Nanas),于1950年于柔佛州笨珍县创立,也是县内唯一在紧急状态法令下成立的华人新村。北干那那距离小笨珍市区约16公里;距离新加坡27里而有别称“27里”。由于早期盛产黄梨,因此有黄梨之乡的美誉,其马来文名Pekan Nanas即为“黄梨小镇”,是马来西亚华人新村少数为水果名称的新村。该地初期以黄梨为主要产品,曾经创造了马来西亚全世界黄梨出口排名第二的辉煌,后期转为油棕业。截至2015年的数据,北干那那的范围是122.2 km²,人口有31610人。1970年,首任村长上任。1990年,国会议员为该地争取到一系列拨款,奠定“旅游区”发展方向。

    北干那那地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埔来港主时代,也就是1892年至1932年这40年间。部分北干那那村民聚居在西洋港(又称埔来港)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双溪宜兰槽(Sungai Jeram Choh)河边。由于华人方言称河边为“港”,故开港的主人也被称为“港主”。北干那那早期的华人便居住在宜兰槽(Jeram Choh),坐落于现在甘榜宜兰槽附近,靠近埔来河支流的地方,离新村有几公里。在日军南侵前的1941年,当地已有近3千华裔居民散居附近。此外,当时当地的小型工业还包括一家以黄梨叶作为原料的黄梨麻织厂、由刘登鼎创立的和泰黄梨厂、2家木屐厂、以及几所炭窑和砖厂,经济活动发展蓬勃。1942年4月23日,日本开始南侵,抵达北干那那周边的西洋港、宜兰峇株、宜兰槽、双溪勿弄永成园,对当地华人展开大屠杀。其中1942年10月21日在北干那那沙河广西村,全村的37户、逾200人惨遭日本军队屠杀。

    根据柔佛马华公会新村事务局出版的《柔佛州华人新村特辑》,北干那那新村于1950年成立,曾在1947年地发生一起骚乱事件,当地有居民持枪械滋事,扰乱事件也持续了大约一年。当时的英殖民政府为了切断乡村居民与马来亚共产党之间联系,便征用了土地,通过紧急状态法令,将周遭从34碑开始至24碑所有居住在芭地里的农耕民给集中起来。这也间接导致北干那那华人所创办的学校不得不陆续停办,并合并成现今的育民学校或是侨民学校。

    不过根据新加坡《海峡时报》在1949年4月17日的一份报道,北干那那(Pineapple village)早在1949年便已成立了,是一个位于笨珍至新山的27哩路旁,靠近南马黄梨(South Malaya Pineapple Grower)公司一座拥有3千英亩的黄梨园丘。该报道也指出,园丘地段刚被清理和完成种植,并预计在1950年就能开始收成。

    根据在笨珍路三十一碑美丰园出生,有份参与新村建设的村民钟赋指出,北干那那新村地段原是树胶园,在被政府征用后,仅6个月便将散居在方圆5公里的居民分阶段迁入村里。北干那那新村在1948年开始分阶段搬迁,首先为西洋港居民,接下来则是美丰园居民和其他地区居民。在新村土地被征用之前,北干那那现处于的地段被称为水池路27哩,面积约为320英亩,当地居民散居在周边几公里的胶园及黄梨园内,多从事耕种活动。

    新村的屋地在初期设置的编号到800多号,但并没有住满,估计村里约有4至5千居民。其中有些居民占据3、4间房子,以有多个园丘为理由,需要让工人居住;而有的分配到房屋却不要搬去他处。钟赋称美丰园地区大部分都是由钟姓人家开拓,籍贯主要为客家人。当时他在笨珍路29哩的育华学校就读1年,过后便转入北干那那育民学校就读。北干那那新村的土地属于高山地段,不适合种植黄梨,反而是靠近的29哩有大片黄梨园,这里的村民主要从事农业。

    北干那那新村的周边地区自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开始便盛产黄梨。根据记录,1950至60年代是马来亚黄梨生产的高峰期,其中北干那那所出产的黄梨就占了马来亚黄梨产量的大部分,使马来亚(以及过后的马来西亚)黄梨产量一度在世界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夏威夷州。其中当时一家国民罐头工厂就聘请了约800名工人及200名职员。其他主要的经济活动则为割胶。

    图:北干那那卫星图(资料来源:维基地图)

    图:代表着北干那那新村标识的黄梨(资料来源:《北干那那新村介绍第一弹》)

    图:北干那那旧照(一)

    图:北干那那旧照(二)

    图:北干那那平面图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