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阅览
866
3

利民达

经济

作者:陈建发 Tan Kian Fatt

发展概况

利民达华人社会之形成受到橡胶业蓬勃发展的影响,进而形成了数个华人村落。虽然早期利民达拥有许多村落,但经济结构最为完整者,当属市区。随着产业与技术的革新,利民达市区出现的服务项目更为多元,1940年代利民达市区常见的商店是:什货店、餐饮店、酒庄、橡胶收购店、布店、脚车店、药材店、白铁店、家私店、理发店、板厂、银器店及洗衣店等。

早期利民达市区的部分行业出现帮群垄断的现象,比如酒庄及橡胶收购店由福建社群垄断、客家社群垄断药材店、莆田社群则垄断脚车店。虽然咖啡店出现了非海南籍经营者,但海南社群在咖啡店的经营仍然一枝独秀的。

由于利民达人民以割胶为主,而且工作时间都是在凌晨或早上,是故午后有许多空闲的时间。咖啡店成为了割胶工人空闲之时聚会及高谈阔论的首选之地,利民达曾一度有22家咖啡店。

在1960年代,利民达的裁缝业开始蓬勃发展,当时规模最大的裁缝厂是马新裁缝厂。目前利民达仅剩潮流裁缝厂一家,成为了当地的夕阳工业。

1940年代商店分布及其所属社群

说明:由于资料来源依赖受访者对历史的追忆,故可能会出现不符之处。

农业发展

20世纪初,英国公司Lanadron Rubber Estates Limited获得柔佛政府的支持,在利民达开拓了7,000英亩的橡胶种植园。华人资本家随后在利民达开拓多片胶园。到了1931年,当地橡胶种植园大多数属于华人。

1930年利民达区的橡胶种植园

园主 英亩
1. Jementah Estate 7,000
2. Chang Kang Swi(曾江水) 986
3. Tan Soo Hock 548
4. Teo Kim Choon 182
5. Wee Teo Jim 300
6. Tey Soon Keo 219
7. Lim Huai(林高) 235
8. Tan Boon Kye(陈闻贵) 234
9. R.M.A.R Ramasamy Chetty* 120

资料来源:AAS 99/30, List of Estate

在诸多华人园主之中,资料较为完整者为曾江水及陈闻贵二人。曾江水(1870-1941),生于马六甲,祖籍同安禾山,以投资树胶种植成为马六甲首富。曾氏热心公益,倡办华教,1912年创办培风中小学校、1919年捐50万元为仰光华侨中学购地作为校址、1930年代初捐巨款支持厦门大学,亦多次蝉联马六甲中华商会会长。曾江水园在当地被称为(iū kam lông)。当地人误以为“iū kam”是“柚柑”,其实“iū kam”是曾江水的字——“右甘”的闽南读音。

陈闻贵,永春仑山人,置利民达源春号橡胶收购店,是利民达著名的社会领袖,热衷于祖国事业,在济南惨案及购机祝蒋筹委会皆为财政。陈氏亦为利民达华侨学校创办人之一。

利民达有许多著名的实业家,除了以陈闻贵为首的源春号陈氏家族、尚有颜礼祜家族、茨厂东主张保,以及詹所仲等。利民达只有两个街道以人物或商号命名,其一是阿仲路(詹所仲),另一个是源春路(源春号橡胶收购店)。

1980年代,当地人开设宜利树胶有限公司,是当地第一家树胶加工工厂。尔后利民达也兴起了种植可可、榴莲、油棕及金山柚等农产品。金山柚成为利民达的特产,其美味不输打扪柚。

源春商号陈氏家族成员——陈世书(左)及陈世江(右)

资料来源:陈世书之照片取自《昔加挽永春会馆25周年纪念特刊》,昔加末:永春会馆,1978年;陈世江之照片取自;《柔佛利民达福建公会50金禧会庆纪念特刊》,柔佛:利民达福建公会,2004年。

源春橡胶店旧照

资料来源:李兆霖提供

利民达宜利树胶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黎国雄提供

宜购市场有限公司

宜购市场有限公司(Eco-Shop Marketing Sdn Bhd)

宜购市场有限公司,或地方俗称的“两块钱店”,成立于2003年,由利民达人拿督斯里李家发及彭贵贤创办。该企业于2003年在利民达市区承租数间店屋作为配货中心起步,8年后即2011年因业务迅速发展,该企业在距离利民达往昔加末3公里处购买地皮设立大型配货中心。

浓厚的乡情,使宜购一直留守在本地发展。宜购之设立,不仅是地方之光,更为当地带来甚多就业机会。宜购的行政部、会计部、采购部及货仓等部门,为本地人带来了多达800个就业机会。宜购也提供了300个外包兼职的工作。不少利民达的家庭,尤其是家庭主妇都到该公司领取货品回家进行重新包装。

 

© 2022-2024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 版权所有